本期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明确诊断淋巴瘤需要做的检查有哪些。
淋巴瘤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如果发觉身体不适,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切勿因为忽视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淋巴瘤的诊断流程
1、就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一般在血液科就诊时,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随后可能开具一系列检查,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
病史采集:
◎包括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B症状
◎记录有无症状,有无发热及发热持续时间,无法解释的盗汗及盗汗的程度,有无皮肤瘙痒及体重减轻
体格检查:◎包括一般状况、全身皮肤、浅表淋巴结、脾脏和腹部肿块,尤其是浅表淋巴结、脾脏等部位◎可发现异常体征,明确肿瘤是否转移及累及的范围;检查、评估重要脏器的功能情况2、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生化检查等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以及身体机能状态,并可能明确疾病发生原因。
血尿便常规、肾脏功能:◎能反映机体的生化代谢状态和主要脏器功能
骨髓检查:
◎可了解骨髓中造血细胞的增生情况、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改变、骨髓细胞比例的改变情况,以明确诊断及分型,评估疗效,判断预后
生化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提示病情活动◎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升高反映癌细胞增殖速度快◎血清铜、铁蛋白:病情进展时升高,缓解期下降感染筛选:
◎感染筛选(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可确定是否有相关病原体的感染导致淋巴瘤的发生、发展
3、影像学检查:CT、B超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提示病变性质及范围,也是后续淋巴瘤分期的基本方法。
全身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
◎可提示病变性质及范围,重复性好,空间分辨率较优,是淋巴瘤分期和再分期的基本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
◎可区别腹盆部淋巴结肿块或血管结构,易于显示解剖结构,有利于观察肿瘤与血管、脏器之间的关系
正电子发射计算器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检查:
◎能够敏感、特异性地发现淋巴瘤病灶,判断疗效,尤其是在辨别坏死、纤维组织或肿瘤方面,具有比CT、MRI更佳的分辨能力
超声成像:
◎能检出浅表淋巴结,肝、脾、腹腹膜后淋巴结及消化道壁浸润增厚等病变
4、病理学检查: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病理诊断一般包括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学、细胞遗传学,必要时会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淋巴瘤的起源和分型,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
◎不同类型的淋巴瘤具有特征性、诊断性的形态学特点
◎通过免疫组化可鉴别淋巴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如是B细胞还是T细胞或NK细胞,肿瘤细胞的分化及成熟程度等
◎可以通过组合相关的免疫组化标志物,进行不同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
疑难病例常常需要病理会诊
◎由于淋巴瘤种类繁多,形态变化多样,免疫表型复杂,且淋巴瘤早期改变以及酷似淋巴瘤的良性病变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多,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可谓是临床病理诊断中最难的一个亚专科领域,需要病理医生具有丰富的诊断经验及亚专科知识。
◎对于疑难病例可能会出现难以确诊的情况,必要时需进行疑难病例会诊。通常在以下情况时需要进行病理会诊:
未明确淋巴瘤确诊的病例
未明确淋巴瘤病理分型的病例
治疗效果不理想或疾病进展的病例
与治疗相关的信息不完善的病例
实际工作中以上情况并不少见,若遇到疑难病例,病理医生则可能需要选择更多的标记物,甚至数次追加标记物才可确诊。获得准确的诊断往往需要1~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5、综合判断最后,临床医生会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结构,尤其是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是否患有淋巴瘤,及具体的淋巴瘤分型。
淋巴瘤是一组临床特点不尽相同、诊断标准与治疗方式各异的恶性肿瘤,一系列的病史、实验室、影像学、病理学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和正确分类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病理诊断更是重中之重,没有标准的病理诊断,就没有后续规范化的临床治疗。参考文献:
1.石远凯,等.中华肿瘤杂志;37(2):-.
2.京晓燕,等.淋巴瘤诊疗手册[M]..
3.张梅,胡翊群.血液与肿瘤疾病[M].人民卫生出版社,.
4.张会来.恶性淋巴瘤百问百答.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第1版),.
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工作委员会.淋巴瘤诊疗指南.V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