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禄存
排版/余怀
监制/Yoda
出品/不二研究
奈雪的茶(.HK,下称“奈雪”)网红出圈;那“蟑螂的茶”,你喜欢吗?
口碑跌落谷底、股价几近腰斩,“新茶饮第一股”奈雪在上市后风波连连。
近日,新华社记者卧底调查曝光:奈雪北京西单大悦城店、长安商场店出现“地面有蟑螂”“用发黑芒果”“生产标签标识错误”等食品安全问题。
随后,北京、广东市场监管部门相继出手;广东市场监管部门约谈奈雪的茶,并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8月3日凌晨,奈雪发布致歉声明、紧急关停涉事门店,当日股价暴跌10.83%,报收9.72港元/股。
此前,奈雪创始人赵林彭心夫妇的浪漫创业史、共同敲锣场面,让奈雪IPO过程充溢“粉色泡泡”。关掉粉色滤镜之后,用脚投票的资本市场更加理性与残酷。
与一级市场大受追捧的局面不同,上市后的奈雪仿佛被二级资本市场抛弃:与超额认购倍的火热相反,在港股上市首日,奈雪收盘跌幅就达13.54%,第二个交易日继续下跌2.69%。
上市短短两天,奈雪总市值蒸发53.85亿港元,不少打新投资者表示“中一签倒亏一年的奶茶钱”。
今日(8月4日)早间,奈雪的茶发布公告称,董事认为新闻报导所述事项不会对本集团的营运及财务状况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响。
但是,道歉和声明,真的能够让奈雪平息此次风波吗?
「不二研究」发现,与19.8港元/股的发行价相比,奈雪在上市一月后的股价已近腰斩。
截至8月4日港股收盘,奈雪报收收10.16港元/股。与IPO首日的盘后市值相比,其市值下跌.37亿港元,甚至有持股股民自嘲遭遇奈雪式“杀猪盘”。
“奈雪的茶”岂能成蟑螂的茶?在新华社记者卧底曝光奈雪卫生问题后,有媒体如此热评。人民日报也评论称,网红奶茶不修“里子”终会没了“面子”。
在「不二研究」看来,口碑翻车之外,奈雪需要直面持续多年亏损、大店打法受挫等难题;且新茶饮赛道竞争愈烈,其产业端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等尤为凸显。
“营销或许能走红一时,但把更多精力和成本花在食品安全和品质上,才有可能赢得消费者长久的青睐。”
如同媒体评论称“消费者会用脚投票”,在二级资本市场,资本也会用脚投票:尽管新茶饮赛道仍是投资风口,但奈雪“新茶饮第一股”的光环还能维持多久呢?
一杯奈雪,八成成本
奈雪的创业史,由辞职创业、邂逅爱情、上市圆梦等堪比电视剧的元素堆砌而成。
年,本是品牌经理的彭心辞职创业,因经验所限,屡屡受挫。后在相亲局上认识了颇有经验的赵林,赵林提出“想做成一家店只有一个办法,成为我女朋友”,三个月后,两人闪婚。
年,以彭心网名命名的“奈雪的茶”在深圳正式开业。短短五年后,彭心和赵林共同赴港敲锣,奈雪成为“新茶饮第一股”。
奈雪不仅想做奶茶,更有对标星巴克的野望,期望成为年轻人休闲娱乐的“第三空间”。
虽然头顶”新茶饮第一股“光环,但并不意味奈雪已实现领跑,其身后还有系列营收问题亟待解决。
纵观新茶饮赛道,奈雪以价格高昂闻名。招股书显示,奈雪年前三季度的客单价为43.3元,在中国高端现制茶饮连锁店中排名第一,同期行业均值约为人民币35元。
「不二研究」发现,高价并未带来高利润。在营收快速增长的同时,奈雪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年,奈雪的收入为10.87亿、25.02亿和30.57亿元,年内亏损高达.9万、万和2.03亿元,三年内累计亏损超3亿元。
在剔除优先股、期权激励、利息、税收带来的亏损后,奈雪才实现正向盈利。年,奈雪经调整净利润达万元,扭亏为盈。
在「不二研究」看来,某种程度而言,奈雪并非跑通盈利模式;即使这样,与30亿营收相比,万净利还是有些微不足道。
虽然售价达到平均每杯26元,但其中成本占比高达80%。「不二研究」发现:奈雪最大三项支出为原材料、人工和折旧租金,分别占年收入比重的37.9%,30.1%和14.8%。
其中原材料支出逐年上涨,-年原材料成本分别为3.84亿元、9.15亿元、11.59亿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5.3%、36.6%、37.9%。刚性支出占比过重,严重压缩奈雪的利润空间。
奈雪的毛利也处于下滑趋势,-年毛利率分别为64.70%、63.40%和62.10%,而据国信证券测算,同样定价30+的喜茶毛利率能达到65%-70%。可见奈雪的盈利能力并不具备竞争力。
此外,奈雪的茶目前还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截至年1月,奈雪账面上的流动资产约为13亿,但流动负资产高达23亿。
虽然彭心声称,奈雪并非因缺钱而上市,但盈利能力却没有展现出底气。现实的是,目前奈雪仍处于烧钱开店、拉动增长的阶段,若不上市募资,经营推广可能后继乏力。
新茶饮难觅护城河
不同于单纯茶饮,正如标语“一杯好茶,一口软欧包”,奈雪开创了行业“茶饮+烘焙”双品类模式。
在「不二研究」看来,烘焙产品既是亮点也是雷点,其不仅扩大了单店面积、加大了品控难度,还拖累了毛利。
-年,奈雪烘焙产品占总营收的比重稳定维持在20%以上,毛利率却显著低于比茶饮产品水平,且差距不断扩大,分别为57.7%、54.9%和42.4%,年差距达到了24.9%。
线下渠道方面,招股书显示:年-年奈雪分别新开门店家、家和家;而根据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