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咳嗽往往是因为身体受寒引起的。最典型的症状是:舌苔发白,出现怕冷、畏寒、怕风等感冒的症状,流清涕或是鼻腔干燥没有鼻涕。咳嗽无痰或是吐白色的泡沫痰。
1、清天河水
前臂正中从肘横纹到腕横纹成一直线,向心推次
2、上推三关(大补大热)
前臂桡侧从肘横纹到腕横纹成一直线向心推次
3、清肺
肺经:无名指指面从掌指根到指尖方向成一直线,离心推次
4、开天门
从眉心到前发际线成一直线,向上推7的倍数
5、分推坎宫
从眉心到眉尾成一直线,分推7的倍数
6、太阳穴
眉尖与目外眦交叉点往后一寸凹陷处,拇指指腹按揉7的倍数
7、檀中穴
檀中穴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可用掌根揉或下推、搓、分推八道可做7的倍数
8、肺俞(宣肺止咳)
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用掌跟揉、搓或分推八道做7的倍数
2.风热咳嗽风热咳嗽主要是受热邪或内热重引起的。主要症状是舌尖、口唇很红,伴有口臭,眼屎多,流黄脓鼻涕,吐黄脓痰。
1、清肝清肺
食指指面、无名指指面从掌指关节到指尖方向直推次
2、掌小横纹(止咳化痰、主治一切痰喘咳)
拇指按揉小指掌指关节尺侧横纹处7的倍数
3、取天河水(清热)
前臂正中从肘横纹到腕横纹成一直线离心推,剪刀手并拢起来用指腹直推次
4、补肾阴(补一身之阴)
小指指面,从掌指关节到指尖成一直线向心推次
5、退六腑(清六腑之热)
前臂尺侧从肘横纹到腕横纹成一直线,食指、中指并拢起来用指腹、掌心向上离心推次
6、太阳穴(疏风解表治感冒)
眉尖到目外眦交叉点向后一寸凹陷处,拇指指腹按揉7的倍数
7、耳后高骨(疏风解表治感冒)
耳后高骨下凹陷处,指腹按揉7的倍数
8、檀中穴(宣肺止咳)
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手法中指指腹揉、掌跟大鱼际小鱼际横搓、下推、分推八道双手大拇指指腹从锁骨开始向下4次为一组,可做7的倍数。
9、丰隆穴(化痰)
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指腹按揉7的倍数
10、肺俞(宣肺止咳)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手法可揉可横搓竖搓分推肩胛骨7的倍数
11、搓摩胁肋
从腋下到腰部从上至下双手掌心夹住两侧腋下向下搓3次,再捋3次为一组可做7的倍数
3.支气管炎咳嗽支气管炎是细菌或病毒入侵气管引起的咳嗽,支气管炎导致的咳嗽往往特别厉害,使宝宝非常难受。
取穴:
(1)顺运内八卦10--15分钟
清肝经10分钟
清肺经10分钟
清胃10分钟
清天河水10分钟
若喘重可改为逆八卦10分钟
发热38.5度以上改用退六腑。
(2)喘重痰多(肺部有湿性啰音),去清胃,加小横纹。
(3)唯独喘重,少痰或无痰(肺部有干性啰音)去小横纹改用四横纹。
4.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咳嗽一般是夜间或清晨起床后咳嗽,一般无痰或少痰,运动后咳嗽会加重。通常与外界不良刺激有关。
1、分推肩胛骨次:
操作手法是用双手沿患儿的双肩胛骨骨缝位置开始,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弯月形的推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手指要适当用些内力,可刺激到局部的风门穴、肩井穴、肺俞穴等穴位,并起到宣肺、镇咳作用。
2、按揉肺腧1分钟:
按摩前首先要让患儿取坐位或俯卧位准备好,操作者找到穴位后,把两手拇指指腹采取适当力度放置在肺俞穴上,按揉时要注意逐渐用力下压,让穴位局部出现酸麻、胀重等症状。
接下来操作者需要使用双手的大鱼际紧贴在这个穴位上,稍微用力往下按压和摩擦,等到局部皮肤微红、有热感时,改成使用轻揉按摩放松的手法操作。
每组可以反复对穴位操作5~10分钟,每日操作1次或隔日操作1次。
专家指出,刺激肺俞穴可帮助患儿改善肺的功能。
3、按揉天突1分钟:
按揉的时候,可以让患儿采取仰靠坐位的姿势,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进行操作即可,中医认为,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起到理气化痰、止咳平喘、降逆止呕等功效。
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咳喘胸闷,痰壅气急,还可治疗咽喉肿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4、按揉膻中1分钟:
具体操作的时候可以使用分揉法和推法,用揉法刺激穴位时可以用中指端按揉,每次连续按揉这个穴位大约50~次。
采用推法时,可以用双手拇指腹从膻中穴开始采取适当力度向外分推,每组坚持操作大约50~次。可用于治疗咳喘、胸闷、心悸、吐逆等症状。
5.积食性咳嗽积食性咳嗽是因为积食引起的,有时候宝宝吃了太多巧克力、糖或是肉、鱼虾等高蛋白的食物,就会出现积食、咳嗽、发热、呕吐及厌食等症状。
积食性咳嗽最典型的症状是白天不咳,一平躺下来就咳个不停。如果宝宝睡熟后,半夜突然咳,妈妈要先警惕宝宝是不是积食了。
回忆一下宝宝最近阶段的饮食,同时观察宝宝舌头上的脾胃反射区,有没有舌苔白厚、黄腻等症状。如果有,甚至还有口臭,就很可能是积食了。
小儿推拿方案
1、清补脾经-次
2、清胃经次
3、逆运八卦次
4、四缝穴18遍
5、板门穴次
6、中脘穴次
7、分腹阴阳次
8、揉二人上马次(比图片所示略靠下)
9、下推七节骨次
10、揉双侧足三里次
6.肺炎咳嗽如果咳嗽伴有流鼻涕,且咳嗽持续时间比流鼻涕时间长,还有发热和呼吸过快或过慢、肺部啰音等不适,宝宝可能是患上了肺炎,需要立即就医。
针对小儿咳嗽,呼吸道感染,我们做推拿,需要“上痰”。气管和肺深部的痰排出来,孩子呼吸道的症状才会减轻,病情也会更容易痊愈,所以我们有一套上痰手法,推拿后效果明显,现在推荐给大家。
上痰法第一步:蒸气吸入法。尤其是对于咳嗽但是咳不出的宝宝,痰液脓稠粘附着于支气管壁,难于用咳嗽的方法使之自行排出。此时可用直径为10~15厘米的水杯盛半杯开水,将口鼻入杯口,用力吸蒸气入肺。相当于雾化,是痰液稀释化开,更容易排出。
第二步:空心掌拍前胸后背。前后拍背,使肺的空腔产生共振,在纤毛的摆动下,痰气上涌。一般给宝宝拍前胸后背都是从下往上。
第三步:搓摩胁肋两侧。孙重三流派称之为“按弦走搓摩”,能够化痰行气,促使痰气上涌,适用于胸闷气粗,咳嗽痰滞。
第四步:前胸分胸八道,后背分推肩胛骨。
第五步:抱胸上痰。模仿“海姆立克急救法”,让宝宝呼气,迅速压迫胸腔,强大的气流带动基底的痰液冲出气管。
治疗过程中,辅助小儿推拿效果更佳一、清肺10分钟。
肺部一切疾患都要用此穴,肺炎为热,当清,从无名指指根部推到指尖为清。
二、平肝10分钟。
肺炎、肺热、麻疹这些病,平肝与清肺一起用,加强清热功效。
三、运八卦10分钟。
运八卦可以起到开胸降气豁痰的作用,治疗胸闷、咳痰。
四、揉小横纹10分。
治疗肺炎、气管炎、积滞等。
五、推六腑10分钟。
此为凉穴,专门用于清除高热。
7.哮喘咳嗽患有哮喘的宝宝一般会同时出现咳嗽和哮喘两种情况,且多发生在宝宝玩耍或夜间睡觉时。
咳嗽可以直接听见,但哮喘可能只有医生用听诊器才能听到。一般来说,宝宝在使用了哮喘药后,咳嗽和哮喘都能有所好转。
常用推拿手法与穴位: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擦胸骨、分八道、揉乳根、揉乳旁、搓摩胁肋、分肩胛、揉肺俞、揉脾俞、揉肾俞。
1、右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小儿左手肺经,自指根推向指尖次。
2、右手指指侧峰着力于小儿左和胃经,沿赤白肉际自腕横纹推向指根次。
3、右手拇指侧峰着力于小儿左手食指桡侧的大肠经,自指根推向指尖,共次。
4、五指着力并扰着力于胸骨上,进行上下往返擦法,直至局部发热。
5、双手拇指指腹着力,沿小儿一、二、三、四肋间自上而下向两侧分推,反复操作3-5遍。
6、双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小儿两侧乳根穴,按揉次。
7、双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小儿两侧乳旁穴,按揉次。
8、双掌自小儿腋下向下搓摩至胁肋边缘,反复5-10遍。
9、双手拇指置于小儿肩胛内侧,沿肩胛内缘自上而下分推次。
10、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着力于小儿背部两侧的肺俞穴,按揉1分钟,至有酸胀感。
11、右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小儿背部一侧脾俞穴,顺时针揉次。完毕后再以相同方式揉另一侧脾俞穴。
12、中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小儿背部一侧肾俞穴,顺时针揉次。完毕后再以相同方式揉别一侧肾俞穴。
一、若伴有形寒无汗,痰清稀多沫、四肢不温、面色苍白,苔白脉滑,可加擦胸部、擦背部、擦督脉。
1、五指并扰,在胸部上进行斜向往返擦法,直至局部发热。
2、右手小鱼际着力于小儿背部进行横向擦法,反复操作2-3分钟,或至局部发热。
3、右手小鱼际着力于小儿督脉进行擦法,反复操作2-3分钟,或至局部发热。
二、若伴有发热面红、痰稠色黄、口渴喜饮、小便黄、大便干、苔黄脉滑、可加推膻中、开璇玑、揉中府、揉云门。
1、双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小儿膻中,沿第四肋间向两侧分推。反复操作10-20遍。
2、开璇玑分为四步操作:双手拇指处小儿璇玑穴沿胸肋由上往下向两旁分推;分推至肋缘后改为用右手食、中、无名指从剑突向脐直推;推至脐后再用右手掌面进行摩腹;摩腹3-5遍后再用右手食、中、无名指从脐向下直推至耻骨联合。反复操作3-5遍。
3、双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小儿两侧中府穴,按揉次。
4、双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小儿两侧云门穴,按揉次。
8.呛咳宝宝突然咳嗽也可能是被呛到了。
这时的咳嗽有助于清除气管内的异物或食物,但若宝宝出现了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
爸爸妈妈千万不要把手伸到宝宝嘴里试图抠出里面的物体,因为这样可能会把物体推到下方,引起气管梗阻。
处理方案随即用力拍打孩子背部约2分钟,辅助配合小儿推拿手法:顺八卦,四横纹,揉膻中,按弦走搓摩,分推肩胛骨
在手中画圈圈~~行气调中,止咳化痰。
拇指来回推,行气散结,止咳化痰。
在两个乳头中间,宽胸利气。
在小儿身后,用两手从患儿两腋下胁肋处,自上而下搓摩至天枢穴,有行气化痰之功。
建议大家用八字形分推法,从肩井穴开始,沿着肩胛骨内侧缘,从上往下往、往两侧做分推,手指要用些内力,刺激到的穴位有肩井穴、风门穴、肺俞穴等治疗咳嗽的大穴。
如果孩子是被噎到了
教给大家海姆立克急救法
1岁以下宝宝
拍背压胸法
1、可以把宝宝脸部朝下抱起,头部低于胸部,一只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用手捏住孩子颧骨,另一只手的掌心拍打宝宝肩胛骨的中间(背上)拍5-6次,如果异物已经吐出来,就可以停止重复这个动作。
2.如果异物未吐出,可以把孩子翻过来,让宝宝躺在坚硬的地面上,或者抢救者跪下,把宝宝放在两条腿之间,宝宝的面朝前,用两手的中指或者食指,轻柔的按压孩子的胸部(乳头连线的中间点),这个动作可以重复做,直到宝宝把异物排出。
3岁以上儿童
海姆立克急救法
背后环抱、按压腹部
坐或者跪在孩子背后,弯腰双手环绕在孩子腰部,一手握拳,拇指关节初顶住宝宝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2cm,另一手包住拳头,向上、向内快速拉压冲击宝宝腹部,直到异物排出。
每位家长都应该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学会小儿海姆立克急救法,关键时刻能救宝宝一命!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liumingzhuo
ertui.net⊙更多小儿推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