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环境与皮肤问题的关系
1.日晒增强
春季,日照时间延长,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强。紫外线包含了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短波紫外线UVC。UVA可是造成皮肤晒黑、光老化、皮肤癌的主要元凶;UVB可到达皮肤表皮层,造成皮肤晒伤;UVC危害更大,但会被臭氧层阻隔,基本不会到达地球表面。对于有光敏体质的人来说,除了上述影响,一定波长的紫外线还可以诱发多形性日光疹、光化性皮炎等光敏性皮肤问题。有些人本身不是光敏体质,但是由于摄入了某些致光敏性药物、食物,或接触了某些植物或化学物质,而间接导致光敏性皮肤问题。还有些人由于患了红斑狼疮等皮肤问题,具有光敏性,日晒容易诱发加重,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
2.过敏原增多
春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空气中的花粉、尘螨、植物绒毛等也明显增多,容易通过皮肤黏膜、上呼吸道等门户进入机体,容易诱发过敏性皮炎。
换季护肤要点
说到护肤,其实不管在任何季节,关键都是"清洁"、"保湿"和"防晒",其中,"清洁"要适度,"保湿"、"防晒"是重点。
防晒
防晒剂可分为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物理防晒剂主要指超微粒的氧化锌、氧化钛等,涂抹到皮肤后非常均匀。优点是稳定性强,低刺激;缺点是颗粒比较大,在皮肤上显得泛白,油腻。化学防晒剂目前多采用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它可将紫外线吸收后再以一种较低的能量形态释放出来,从而避免紫外线的直接损伤。优点是较清爽,不泛白;缺点是,吸收到一定的程度,防晒效果也就弱了。一般而言,对于敏感肌人群,选择物理性防晒剂更合适,对于痘痘肌人群,化学性防晒剂更合适。
防晒产品包装上都会标有防晒指标SPF值、PA值。SPF是一个防UVB的指标,也就是一个防晒红和晒黑的指标。PA指的是UVA防护等级,PA的等级越高,防光老化的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SPF15、PA+的防晒霜就够了,对于室外活动者,需选择SPF30以上、PA++以上的防晒霜。光过敏人士应选择PA+++,最好是纯物理防晒剂的过敏性皮肤专用产品。
保湿
保湿到位,可以使皮肤屏障更健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致敏物、有害物拒之门外。在这里,要纠正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保湿就是要往脸上"补水",因此时不时往脸上喷蒸馏水或爽肤水,结果面部皮肤越来越干。殊不知,我们说的补水,其实是"补油",皮肤上要有足够的油脂才能锁住水分,真正做到"水油平衡",不然只会越来越干。至于含有"美白"、"除皱"成分的功效性护肤品,致敏的风险相对较高,如果是肌肤比较敏感,就不建议使用。
清洁
清洁是护肤的第一道工序,但是要求并不高。一般来讲,用温凉水洗脸即可,并不一定需要用洗面奶,除非化了妆,或涂了防晒霜。很多人对"洗脸"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以为越清洁越好,因此频繁洗脸,洗必用洗面奶、洁面皂、洁面仪等,其实有点过度了。甚至还有人用去死皮膏、药皂、硫磺皂等。殊不知过度清洁容易破坏皮肤屏障,从而造成皮肤敏感,反而成为问题皮肤的罪魁祸首。
总之,关于护肤,我们要适度清洁、坚持保湿、加强防晒,同时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早睡早起,心情愉快,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肌肤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