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男”,“一个没有表情的杀手”...
生活中人们经常用这些词来形容一个人冷酷、不爱笑。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寒风嗖嗖地刮在脸上,先是把人冻的上下牙齿直打冷颤,接着就感觉脸被冻僵,仿佛已经不是自己的脸了。
当心!“面瘫”可不只是一个形容词,这是一种病,得治!
面瘫——面神经麻痹
面瘫,俗称“歪嘴风”,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病,发病部位大多只有一侧的脸。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眼歪斜,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面瘫有两种类型——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的病毒被激活引起的,面神经血管受压、神经源性损伤、耳源性疾病也是此病的重要诱因。
中枢性面瘫:通常由脑血管病(脑梗死)、颅内肿瘤、炎症等引起。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之间的皮质延髓束,面瘫症状通常出现在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
周围性面瘫:病变发生于面神经核和面神经,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性病变,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口眼歪斜,这一类面瘫只要及时治疗不会留下严重后遗症。
面瘫是被“吹”出来的?
冬天的早上一起床,突然感觉自己一侧面部失去知觉,一照镜子竟然发现自己半边脸嘴歪眼斜,顿时吓了一跳,难道是冷风吹久了把脸吹成了面瘫?
在医学上,面瘫与吹冷风没有直接关系!
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生的这一类失去知觉、口角歪斜、额纹变浅的面瘫通常属于周围性面瘫。
面瘫的发生很难找到确切的直接病因,面部神经组织极为复杂脆弱,一旦发生了缺血、水肿导致面部神经受压,加之过度劳累、长时间吹冷风、病毒感染以及自主神经不稳定等各种因素的诱发下,面瘫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发生在你身上了。
冬季是面瘫的高发期,虽然与吹冷风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寒冷的天气本身就会对脆弱的面部神经造成伤害,增加面瘫风险。所以冬季保暖不仅要穿多穿厚,你的脸更需要温暖!
这些人更要当心面瘫发生!
近期有受凉、感冒史的人群
长期熬夜、失眠的人群
怀孕、妊娠前后及哺乳期妇女
糖尿病人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的四倍
远离冬季面瘫风险,不做“面瘫男”
冬季一方面要加强预防避免面瘫发生,另一方面如果出现了面瘫的症状表现,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改善。
1.避免受凉及长时间吹冷风。长时间把你娇嫩的脸暴露在寒风里,虽然受凉不是直接导致面瘫的原因,但是也会增加面瘫风险。急性期要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出门记得戴口罩、围巾等遮掩面部。
2.保持眼部清洁。面瘫发病侧的眼睛难以完全闭合,如果不特别保护可能引发角膜炎、结膜炎等眼部疾病,急性期要注意眼部清洁,当患侧眼睛有干涩、干痛的感觉时适当滴一点眼药水,夜间入睡用眼罩遮住患侧眼睛。
3.细嚼慢咽,保持口腔清洁。面瘫急性期饮食需要特别注意,避免食用坚硬难吞咽的食物,尽量使用没有发生面瘫的一侧咀嚼食物,进食时切记要细嚼慢咽逐步恢复面部肌肉功能;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细菌引发其他面部问题。
4.自己动手,热敷疗养。用热毛巾对患侧进行热敷,每天早晚两次,持续时间5分钟左右,促进患侧血液流通,避免神经坏死。
5.面肌恢复训练。面瘫症状好转后,要尽快开启面肌恢复训练。主要训练表情肌,双手揉搓面部、睁眼闭眼、皱眉皱额、张大嘴笑、嘟嘴噘嘴等动作,让你的脸找回感觉。
6.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素质。面瘫的发生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冬季又是人体体质最弱的时期,因此要增强体魄,每日补充充足的蛋白质,修复免疫蛋白,增强抗病毒抗感染抗寒能力。另外,B族维生素治疗(甲钴胺、维生素B1等)可以促进受损面部神经髓鞘的修复,对于面瘫的治疗和后期护理都有重要的作用。
对待面瘫不必害怕,除了看上去有点吓人,只要及时治疗、处置得当,绝大多数都是可以恢复的,80%以上的患者可在1周至2个月内恢复。
冬天的生活中,起居勿贪凉,勿过度劳累,勿通宵熬夜,如需外出做好面部保护措施,加强预防提高警惕,不做“面瘫男”!
参考资料:
1.汪照炎.面瘫修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6(01):18-23.
2.葛向东.治疗面瘫的几种错误认识[J].求医问药,,(01):18-19.
声明:
1.文章版权归大专家.COM所有。
2.尊重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大专家.COM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4.上述图片除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介绍科普知识及新闻报道适当引用。
喜欢就请点个“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