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是分享一篇书评。搬家后看完的第一本书——《腾讯传》(吴晓波著),对于一个正在创业团队的我来说,触动还是蛮大的。一个伟大企业的建立,几乎都少不了艰难的开始。
盖上书,以下观点仅为自己看完书后的感想,如有异议,可暂时忽略。(也欢迎交流啦~)
幸存者、挑战者、领跑者,从ICQ出发,在当时的激烈环境中,生存下来的腾讯,打败对手、引入资本、对产品小细节的“抠”、对用户体验的追求(强烈建议做产品的同学可以看一下这书,学学小马哥的产品观),自我革命、内部竞争,对从PC互联网时代转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超前看法等,使得腾讯能在移动互联网到来的时候抓住了最大的红利,坐拥着巨大的流量出口。
对书中描述的3Q大战,影响甚为深刻。在腾讯发展为一庞然大物,对其他企业造成了巨大威胁的时候,一场大风暴正在向腾讯袭来。有人总结了腾讯的三宗罪“一直在模仿从来不创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垄断平台拒绝开放”。物极必反,年,的周鸿伟对腾讯发起了一阵“大”攻击。这场大战,对于当时还在读书的我,其实印象并不深刻,那时应该是处于偷偷在学校拿着手机跟同学QQ的时候。3Q大战,对于腾讯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一次灾难,仅仅从书中的些许记录中,能体会到当时小马哥的惆怅与难处——面对要保用户体验,还是要看着对手源源不断拿走资源,如果不够果断做决定,可能就输了。(看这一章节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好想经历一下这种大战)
其实,对于腾讯的“三宗罪”,我觉得其实并不是多恰当,自古以来,赢者为王,败者为寇,有能力就占下山头。就举腾讯刚开始从ICQ大战生存下来来说,这个产品其实也是国人抄国外的,当时很多人都在抄,但为何就腾讯生存下来了呢?如果仅仅模仿就能赢、能生存的话,那为何是腾讯呢?腾讯的产品确实有不少是“抄袭”别的产品,我想说“拿来主义”也不为过。但“拿来”之后,腾讯又是怎么做的?其实这个才是我们需要向腾讯学习的地方。对于第二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确实腾讯挺霸道的,好的产品不是抄袭就是买断,对一些不想被腾讯入股/收购的产品,腾讯往往也会直接造一个,用他们自身的流量跟资本把你逼到角落,最后只能“屈服”。第三点,“垄断平台拒绝开放”,这一点目前可以说不存在了,腾讯现在拥抱更多的变化。
再说说最近腾讯的产品,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