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给人的大致印象是:轻松,低风险,无非就是看看痘痘,看看脚气,给皮肤美美容,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甚至就连同行兄弟科室的医生也有这么看待皮肤科医生的。不信请看实习医生格蕾里的剧情:
(外科医生Cristina、Meridith、Izzie正在皮肤科的候诊室里侃大山)
但是,现实确实这样吗?皮肤科给人的表面印象迷惑了很多人,其中不乏当年懵懂无知以为皮肤科很轻松、想“偷点儿懒”的医学生们。其实,皮肤科一点儿也不轻松,皮肤科也可以设病房,设急诊,意味着皮肤病也可以很重,重到危及生命,随时需要抢救。接下来我们要谈的这个“药物过敏”,就是其中的一种。
CASE1
十年前
我当住院总医生,负责跑会诊时。
第一次让我真正见识到“药物超敏综合征”的厉害,
刚开始各病房跑的第一个月,会诊了一位消化科的病人:
50多岁男性,全身红疹,又痒又痛1周,
伴高热、急性肝功能损伤和肾功能衰竭。
询问病史,这个病人发病前3周因三叉神经痛服过卡马西平。
我当时打了两个诊断:药疹(卡马西平引起可能)?
病毒疹?因为单从皮疹的角度,根本无法区分是药物还是病毒引起的皮疹。
这个病人在接受了甲强龙40mg/d静滴(中等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和对症保肝、血液透析治疗后,皮疹和各项指标渐渐好转。但是激素就是减不下来,略微一减量,皮疹和瘙痒就会加重。
之后我差不多每个月去看他一次,皮肤维持在全身潮红的状态,专业一点的说法就是红皮病,我教病人家属怎么做皮肤护理,也告诉他们要有耐心,红皮病怎么也要半年左右恢复,但是心里隐隐有些担忧,他激素用得越久,越容易出问题啊。
果不其然,3个多月后,病人出现了脓气胸,各种高级抗生素都上了遍,无效。后来经过全院会诊讨论后,考虑结核感染可能,于是试验性抗结核治疗。用药2天后病人全身皮肤开始破溃松解,从红皮病变成了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在我半年会诊即将结束的时候,经过他们的病房,走廊里我看见病人家属在小声抽泣,一个年轻医生默默陪在一旁。我知道病人没了,他熬过了肝肾衰竭、也快熬过了第一波药疹,终于没能扛住感染和再次过敏的双重打击。
CASE2
三年前
我再次以住院总医生的身份,负责会诊和管理急诊的所有皮肤科重病人,每个月只能休息两天,医院BP机必须随身携带,随时待命,一有紧急情况,十分钟内到场。
某个周五,我终于可以暂时卸掉这个夺命连环call,享受一下难得的家庭生活。周六一早去接班,当班的同事第一件事就是带我去看了周五下午刚到急诊报到的一个小伙子:
20岁左右,全身暗红斑,口唇也有糜烂,伴发热,1个多月前因感冒发热吃了一两粒感冒药,就全身发疹了,已在医院,激素一直在用,静脉丙种球蛋白2周前也刚用过,皮疹还在进展,就到上海来了。唉~~~又是一个最重症的药疹,最要命的是病情拖得太久,激素用得太久,各种风险急剧增加,死亡率极高。
周日教授查房,正好是病房的主管医生,我带她去看了这个小伙子,这时他的整个背部皮肤已经完全松解。小伙子虽然体无完肤,但他的眼睛一直是明亮的,透出一股顽强的生命力。他还有一个明事理的妈妈,虽然家境一般,但她明确表达了不惜任何代价抢救孩子之意,并且全力配合我们检查和治疗。听了家属意见后,教授表示我们要全力抢救这个年轻的生命,她帮他争取到了周一早上病房小房间的床位。
周一上午我去病房给小伙子做皮肤活检病理检查时,他的皮疹还在进展,表皮从头到脚已经完全脱落,只剩下鲜血淋漓的创面。在病房比在急诊要好很多,病房里有我们专业的护士每日进行皮肤护理,足量的激素和第二轮静脉丙种球蛋白也已经用上,我们在尽我们所能给他最大的生的希望。
然而,我们最害怕的感染还是如期而至了,还是超级耐药细菌,对各种抗生素无效;而且在感染的侵袭下,小伙子的血小板一下子跌到了1*10^9/L(正常值-*10^9/L),我们知道血小板是人体正常凝血途径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血小板几乎等于零,这就意味着他随时可能会死于某个内脏器官大出血。
我们一边屡次请来超牛兄弟科室感染科会诊,积极协助抗感染,一边积极申请输血小板。他妈妈也动员了家乡的亲朋好友以及儿子学校的同学们一起献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输血科为小伙子开通了绿色通道,保证每天都能输上血小板。但是,输进去的血小板就如石沉大海,血小板指标还是妥妥地跌停在1-2*10^9/L,这样的情况维持了差不多两周。
就在所有人都要绝望的时候,在换了一种新的抗生素的第三天,小伙子的体温奇迹般地降下来了,血小板也缓缓回升,没再跌落。住院1个多月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个人顽强的意志力下,小伙子长出了全新的皮肤,康复出院。临走前,他妈妈特地跑到急诊来,向我当面言谢,瞬间我觉得我们的各种付出都值得了。
(值班/会诊必备武器:Motorola牌BP机,想说爱你不容易)
总结
读罢这两个案例,大家作何感想?是不是觉得药物过敏好可怕?当然啦,也不用太担心,重症药疹毕竟还是少见的,95%以上的药物过敏是轻症的,只要能及时鉴别出来,及时停掉罪魁祸首的致敏药物加上恰当的治疗,两周内就又能满血复活。
只是想借此表达一下,药物过敏离我们一点儿都不遥远,就在身边,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