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
为何现在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与遗传、饮食、压力、环境等等因素有关。上两期介绍了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饮食管理,难道患者对过敏的食物就此绝缘吗?有专家通过对食物过敏患者免疫系统的“重新训练”来达到脱敏效果,这给食物过敏患者将带来很大转机。年7月《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对食物的再引入和辅食添加做出了指导:
1.家庭再引入食物:对于轻度症状者,过去6个月无过敏反应者,皮肤点刺实验显著降低(IgE介导)者,可考虑家庭食物重新引入。以牛奶蛋白为例:患儿12月龄起可考虑再引入牛奶蛋白,每半年到1年评估一次,从引入致敏性低的烘烤后的牛奶蛋白开始,采用牛奶梯度方法逐步引入牛奶蛋白。第一步:少许每块牛奶蛋白1g的饼干,逐渐增加至整块饼干超过5周;第二步:其他含牛奶蛋白的烘烤产品,如饼干、蛋糕、华夫饼、苏格兰饼、黄油、人造奶油、调味的奶酪粉等;第三步:含熟奶酪或加热的全奶成分,如奶油冻、芝士酱、披萨、大米布丁、巧克力、巧克力包被的食品、发酵甜品、酸奶等;第四步:鲜奶制品。如果出现过敏再返回上一步。
2.辅食添加:食物过敏的患儿添加辅食可先加含铁米粉、蔬菜等,逐步过渡到肉类食物、鸡蛋、海产品。如果同时需要进行从氨基酸配方粉到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转换时,则暂停添加新辅食,先进行转换。对于非IgE介导的过敏患儿鼓励尽量尝试多种食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