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儿完全照护手册

提到过敏,真是令家长闻之色变。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婴幼儿每3人就有1人过敏,尤其是大都市更高达五成以上。当家中出现过敏儿时,爸妈应怎么妥善照护,以改善过敏情况、预防发作呢?

小儿过敏常见于四个器官,包括皮肤、眼睛、鼻子和气管。过敏发生的顺序,2~4个月的婴儿多以异位性皮肤炎来表现;1、2岁是上呼吸道症状,像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接着是下呼吸道症状,即是气喘。

原则上,若遗传到身体发炎反应,无论是眼睛、鼻子、气管等,当发炎累积至某种程度,只要一点刺激即可产生过度敏感反应且反复发炎,若未妥善照顾,不仅无法复原,还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导致不可逆的纤维化反应。

01异位性皮肤炎

AtopicDermatitis

婴幼儿患有异位性皮肤炎约10~20%,根据医学统计表示,66%异位性皮肤炎患儿将来会发展过敏性体质或过敏性鼻炎,其中30%会出现气喘。

出现症状

异位性皮肤炎有四个诊断标准,包括①搔痒;②反复发作;③好发特定部位,婴儿期通常出现在身体的伸侧、脸或全身,较大的幼儿则位于经常弯曲处;④遗传的过敏疾病除了异位性皮肤炎外,也有鼻子过敏、气管过敏或家族过敏史等,四个标准达到三个即可诊断。

至于症状,则有皮肤粗糙、发红或脱屑、搔痒等,严重还可能会抓破皮,形成组织液。好发部位方面,婴儿时期多出现在皮肤皱折处,像是手腕、手部关节、膝盖、脚踝等;年纪大一点,脸部、脖子、前胸、大腿或小腿肌肉等皆可能是发生部位。

引发因素

引起异位性皮肤炎的因素,最主要是先天遗传的皮肤保湿结构较差和修复能力缺陷,加上环境中的尘螨或汗水等刺激造成皮肤受损、恶化。

好发时期约在宝宝3、4个月大,症状会随着年纪增长而变严重,尤其在1、2岁会出现严重的搔痒情形。不过,也曾见过满月的婴儿患有严重的异位性皮肤炎,因此,必须视遗传严重度及环境的影响而定。刚出生的孩子患有异位性皮肤炎,可能是本身遗传的皮肤容易受伤或受伤后不易修复、愈合,也可能是环境中的刺激物较多,例如:羊毛毯、宝宝的汗水等。

治疗方法

改善、治疗异位性皮肤炎的方法大致分为三阶段,包括保养、搔痒时给予局部类固醇、口服药物等。

?保养:保养重点在于清洁和保湿。清洁方面,建议使用清水或使用不含香精、色素、防腐剂、pH值5.5的沐浴乳,洗完澡后稍微用毛巾将身体的水分按干,再涂抹无香精、无添加成分的乳液,并且尽可能去除环境中的过敏原或刺激物。除此,由于患儿怕热、怕闷、怕流汗,家里尽量保持通风,以免孩子流汗造成汗液刺激皮肤而加重症状。

?搔痒时给予局部类固醇:异位性皮肤炎的重要特征是90%患者的皮肤表面会繁殖金黄色葡萄球菌,正常人则不到5%。患者因皮肤搔痒而抓伤或因潮湿而受伤,金黄色葡萄球菌会迅速感染、漫延,释放“”超级抗原“”的毒素,使发炎症状瞬间加重,此时医师会使用外用的类固醇杀菌或给予非类固醇抗发炎药。因此,患儿出现疹子、脱屑或搔痒等症状,多以外用的类固醇药物来缓解。外用类固醇药物依强弱可分为1~7个等级,婴幼儿通常使用最轻的等级,提醒家长别太担心类固醇产生的后遗症而不敢让孩子使用。

?口服药物:若外用类固醇药物的改善状况不佳,可能必须评估口服类固醇。不过在这之前,会建议患者进行"湿敷疗法",即是将皮肤患部涂抹保湿霜、保湿乳液与药膏后,利用特制的药布将皮肤包住,"此药布具有立体性,不会因潮湿而黏着在皮肤,让皮肤能够透气,藉此助皮肤愈合,亦可避免幼儿搔抓。"

异位性皮肤炎是特别的过敏性疾病,每个孩子发作的范围不尽相同,有些只是某个部位反复发作,有些则超过体表面积的30%。不过,临床上也遇过一些孩子在1、2岁逐渐改善,一方面是皮肤的修复能力慢慢建立,一方面也可能皮肤对于刺激(例如:汗水)的受损程度没那么严重,提醒家长不可轻忽,在过敏原长期的刺激下,可能慢慢引发呼吸道疾病,像是过敏性鼻炎或气喘,因此,除了改善环境让皮肤状况变好,同时也是预防呼吸道过敏的产生。

照护原则

在异位性皮肤炎的照护方面,家长应注意以下8个要点:

?改善环境、减少尘螨:灰尘与尘螨是常见的过敏原,家中不要铺地毯、使用布窗帘,也不要有绒毛玩具。

?使用防螨寝具,定期以50℃热水清洁:防螨寝具的孔洞较小,能防止尘螨及其排泄物进入枕头、床垫及棉被内部,有效阻隔尘螨。此外,每两周以50℃热水清洗床单、被套。

?注重保湿:注意患儿皮肤的清洁与干燥,若孩子流汗,应擦干汗液且更换新的衣物,避免汗水刺激皮肤。此外,也要注重保湿,清洁和保湿的动作建议一天进行2~3次,分别于早上、午觉醒来、洗完澡。建议洗完澡的3分钟内涂抹保湿乳或保湿霜,洗澡水的温度避免太热。

?清水洗澡:这类孩子由于皮肤长期过敏,造成皮脂分泌量较少,清洁时建议以清水冲洗,别使用皂类,避免导致皮脂分泌更少。

?注意温度变化:夏天容易流汗,汗液对皮肤的刺激易加重过敏,应帮孩子适度的擦汗、更换衣服;冬天则容易因为干燥而出现搔痒情况,必须给予保湿。

?宝宝4个月后添加副食品:过去研究认为婴儿越晚添加辅食越可避免过敏,对此,新的医学研究发现太晚添加辅食无助改善孩子的过敏情况,反而在4~6个月之间添加副食品可增加对食物的耐受性。至于副食品的添加原则,每次添加新的食物要先观察1~2天,留意宝宝是否出现不适状况。

?湿度维持60%以下:尘螨喜欢生活在潮湿、温暖、阴暗的环境中,适合生存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60%~80%,故将家中的湿度控制在60%以下,几周后尘螨会逐渐消失。

?哺喂母乳:母乳富含多种抗体,可降低孩子罹患气喘、湿疹及其他过敏症的风险,建议尽量哺喂母乳。若真的无法全母乳,可考虑使用低过敏的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部分水解蛋白除了预防奶蛋白过敏,对于严重异位性皮肤炎也有改善的效果,若家族有异位性皮肤炎病史、上一胎有明显的异位性皮肤炎等,在无法哺喂母奶的情况下,可使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如果宝宝在4个月后已经进入辅食阶段,就无须再特别改为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除非是严重异位性皮肤炎。

02气喘(过敏性气管炎)

Asthma

一般而言,气喘患者高达80%比例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医生指出,这两者是共病,虽患有过敏性鼻炎不见得会有气喘,但气喘儿患有过敏性鼻炎的比例较高。

至于形成原因,主要是气喘发作部位在下呼吸道,一旦下呼吸道过敏,即可能影响上呼吸道而引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发作在于上呼吸道,有1/3的机率会影响下呼吸道而造成气喘。

出现症状

气喘常见的四个主要症状为①咳嗽、②喘鸣、③胸闷、④呼吸急促等。

一般人感冒通常在5~7天即可恢复,若感冒拖超过10天以上,排除先天性抵抗力不佳、肺部异常等状况,即可能是气喘。

由于气喘儿的气管组织修复能力较弱,与正常孩子相较,正常的孩子感冒也许10天内即可恢复,但气喘儿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复原,因此,感冒可能会拖10天,甚至2周以上;由于气管的分泌物多、排痰能力不佳,痰的声音听起来很重,而且容易夜咳,如果气管肿胀,还会听到喘鸣声。

另外,若气管反复发炎,加上修复能力不好,久而久之,可能造成轻微的变形,甚至导致纤维化组织。再者,即使感冒已复原,若过敏持续存在,仍会出现咳嗽、喘鸣、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有时难以区分是感冒或气喘。若持续不予治疗,恐造成气喘日益严重,气道长期发炎造成纤维化,影响肺泡功能,甚至紧急引发休克、窒息的风险。

引发因素

气喘起因于呼吸道长期发炎,造成气道的敏感度上升,平时没有症状,但接触过敏原或空气污染物,会累积过敏发炎反应,并引发过度敏感反应,造成不可逆情况。医师举例,一般人接触个病毒才会生病,但气喘患儿因气道过度敏感,感冒容易被诱发,只要接触5~10个病毒就会发病。另外,由于过敏儿的抵抗力不佳,气喘患者易引发肺炎链球菌感染,因此,建议施打肺炎链球菌疫苗。

至于气喘常见的诱发因子,包括过敏原,像是花粉、霉菌、动物皮屑、尘螨、蟑螂、猫毛狗毛及花粉;刺激物,包括空气污染物、粉尘、温度变化;病菌感染,例如:呼吸道病毒、霉浆菌、披衣菌、退伍军人症、百日咳等;其他,像是激烈运动、情绪焦虑等也会诱发气喘。

气喘一定会喘?

有人对气喘的看法仍停留在“喘不过来”的观念,对此,气喘多以咳嗽来表现,但当气喘加重,由于气道收缩严重,有时不见得会喘或发出“咻咻”的喘鸣声,因此,如果孩子经常夜咳到醒来或常边运动边咳嗽,可能是气喘。

若不确定孩子是否气喘发作,最简单的判断便是1分钟内观察孩子是否咳了5、6声、而且连续咳5~6分钟,若是如此,代表气管在收缩、气喘发作。

治疗方法

对于改善气喘,最重要是平时避免诱发因子。针对急性发作期与平时保养期,亦有不同的处置方式。

?气喘急性发作期:气喘急性发作时,会视状况应用口服式、吸入式或塞剂型的支气管扩张剂,将支气管打开以使更多空气通过,缓解呼吸急促。

①口服式气管扩张剂必须经过肠胃道吸收,效果较慢,且幼儿急喘时喂药有可能会呛到;②塞剂型虽然经过肛门的黏膜吸收,效果比口服式类固醇快,但仍须一些时间经由血液循环到肺部;③吸入式支气管扩张剂则是从呼吸道直接吸入,缓解效果迅速,因此,多会开立吸入式支气管扩张剂,但当孩子急喘时,让他使用第一次支气管扩张剂后先观察,如果咳嗽症状没有缓解,20分钟再进行第二次,倘若效果不佳,尽快带孩子就医。

至于气喘急性恶化,则需要急救,会使用口服或注射型类固醇来降低气管发炎反应,然而,不可连续使用超过14天,避免造成月亮脸、水牛肩、生长抑制等副作用,“口服或注射型类固醇多是因气喘急性恶化,甚至必须住院所进行的治疗方式,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3~5天的类固醇,不致于产生太大副作用。”

?平时保养期:气喘是因为气管长期发炎所致,平时保养应规则使用吸入型类固醇,维持气管稳定,降低气管的发炎。在早期使用的第一代吸入型类固醇,此药物的身体获得率大于20%以上,容易造成身体的副作用;第二代只剩10%,第三代小于1~2%;目前使用的第四代小于0.1%,对于身体的副作用极低,应长期使用预防发作。一般而言,过敏儿的体内含有白三烯素,而白三烯素是引发支气管痉挛和黏液聚集的重要因素,有时医师会评估使用白三烯素拮抗剂(例如:顺尔宁)来对抗白三烯,不过,有时控制效果不如吸入型类固醇。

照护原则

在气喘的照护方面,家长应注意以下8个重点:

?不碰快餐和零食:避免让孩子食用高热量、高糖分的快餐或含人工添加物的零食,以免诱发气喘发作。

?使用防螨寝具:在替孩子进行过敏原检测后,若确定对尘螨过敏,建议使用防螨寝具。

?减少灰尘、尘螨和霉菌:每两周以50℃热水清洁床单、枕头套、被单等,应避免使用毛毯、铺设地毯或使用厚重窗帘。另外,浴室磁砖经常刷洗,以免潮湿滋生霉菌;家中墙壁出现壁癌,也要立刻处理,避免引发孩子气喘发作。

?保持居家空气流通:居家环境尽量保持空气流通,可准备HEPA高效型滤网的空气清净机过滤家中的空气。

?控制相对湿度60%以下:将家中湿度保持60%以下,杜绝尘螨生长的环境。

?谨慎使用冷暖气:使用冷暖气时,注意避免室内外相差7℃以上,否则易诱发气喘发作。

?空污严重,戴口罩或少外出:空气污染严重时,建议外出时戴口罩或减少外出机会。尤其每年春、秋冬季节的PM2.5浓度高,容易伤害呼吸道,且医学研究显示,是引发气喘的原因之一。

?去除二手烟、三手烟:多项医学研究证实二手烟、三手烟是气喘的诱发因子,若有抽烟的父母建议到室外抽烟,若自己虽没有抽,但在公共场合可能会沾染三手烟的微粒,回到家先换衣服、洗过澡再接触孩子。

03过敏性鼻炎

AllergicRhinitis

患有过敏性鼻炎,40%机率将来会引发气喘。

出现症状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是①早上起床会打喷嚏、②反复鼻塞、③鼻子痒、④眼睛红或痒、⑤流鼻血等。

之所以会流鼻血,乃是因为鼻子反复发炎造成鼻黏膜红肿,导致微血管扩张、破裂而流鼻血。

此外,由于鼻腔的血液循环不佳,易形成黑眼圈,也会引发口臭、反复鼻窦炎,鼻窦总共有四对,正常来说,鼻窦是为空腔构造,讲话时引起共鸣的部位,当过敏性鼻炎发作时,造成鼻涕塞在鼻窦,细菌顺势漫延而引发鼻窦炎。再者,过敏性鼻炎患儿若因鼻塞而长期用嘴巴呼吸,可能造成齿列不整或咬合不正。

过敏性鼻炎若未妥善控制,除了加重气喘,还可能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头晕、头痛等情况,甚至影响脑部,造成自闭、过动症,甚至精神分裂等情形。过敏性鼻炎患儿的呼吸道过滤细菌、病毒的能力弱,容易遭到病毒感染、引发感冒等,而且长期鼻子过敏除了会造成晚上睡眠质量不佳、白天上课无法专注,同时也影响学习和记忆力。

引发因素

造成过敏性鼻炎的因素仍是以遗传过敏体质为主,再加上过敏原的诱发而引起过敏反应。对于常见诱发原因,注意下列几点:

?接触过敏原:过敏原包括灰尘、花粉、霉菌、尘螨等,特别是尘螨占90%最多,恐造成鼻黏膜充血、引发鼻塞、流鼻水,尤其天气潮湿,易滋生霉菌或尘螨等过敏原,诱发过敏性鼻炎。

?季节变化大:鼻子位于上呼吸道,对于湿度和温度的变化敏感,当季节明显变化,早晚温度差到5℃以上,鼻塞会变得明显。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灰尘或粒子变多,也会造成鼻子敏感。

治疗方法

改善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诱发因子,也可按时使用消炎药,亦即类固醇;均衡饮食,可添加益生菌。每天持之以恒运动,每次30分钟,1周不能少于2~3次。至于药物治疗方式,目前有以下三种:

?抗组织胺类:缓解打喷嚏、鼻子痒、流鼻水等症状,目前抗组织胺的疗效佳、副作用少,如能将过敏控制得当,对孩子的生活及学习质量会有改善。

?局部类固醇鼻喷剂:局部类固醇鼻喷剂的作用是降低发炎,由于类固醇的剂量很轻,对全身的副作用小。许多文献显示“即使长期使用局部类固醇鼻喷剂,并不会产生像口服类固醇,例如:水牛肩、满月脸、生长抑制等副作用。”

?去鼻充血剂:可使黏膜血管收缩、让鼻腔通畅,迅速缓解鼻塞,但不建议长期使用,如果持续使用1周,恐让鼻黏膜对药物失去反应,造成药物性鼻炎。

照护原则

过敏性鼻炎的照护方面,要注意下列几点:

?去除灰尘或尘螨:避免使用窗帘、地毯、弹簧床垫、榻榻米、海绵垫等家具,维持居家环境适宜的湿度,以减少尘螨或霉菌的滋生。

?不使用芳香剂、精油:避免使用芳香剂、蚊香、精油等化学刺激物。另外,有些家长因为信仰的缘故,会在家拜拜烧香,建议最好将窗户打开保持流通,让烟雾散掉,基本上,烧香的残留物也是会影响到孩子。

?避免冰冷的食物:虽然过敏儿对于冰冷食物易产生过敏反应,但并非所有孩子皆如此,约3个过敏儿会有1个,当过敏状况不稳定时吃冰,会诱发咳嗽、气喘、造成肺功能下降。

?早上起床立即添衣保暖:过敏性鼻炎患儿对于温差变化较敏感,当早上从温暖的被窝起来时,接触到冷空气或踩到冰冷的地板易引起喷嚏连连,因此,建议孩子起床时让他穿拖鞋或穿袜子,出门则戴上口罩、注意脖子的保暖。

04过敏性结膜炎

AllergicConjunctivitis

由于过敏性鼻炎位于上呼吸道,容易引发过敏性结膜炎。

出现症状

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是眼睛红、痒、容易流泪,但若出现畏光或黄绿色分泌物,建议带孩子至眼科检查。

治疗方法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有三种,包括抗组织胺药物、冲洗鼻子及妥善照护鼻子。

?抗组织胺药物:原则上,只要过敏性鼻炎改善,过敏性结膜炎也会跟着改善,在治疗时会使用口服抗组织胺或抗组织胺的眼药水,如果孩子同时有过敏性鼻炎,会搭配局部类固醇鼻喷剂。

?冲洗鼻子:除了使用药物,亦可使用生理食盐水洗鼻子,藉由冲洗鼻腔的过程清除鼻腔内的黏液,改善鼻塞症状。

?妥善照护过敏性鼻炎:鼻子与眼睛的神经中枢是共同的反射,当鼻子过敏的刺激传到大脑,大脑会反射,假如原来是右侧鼻子给予刺激,反射回来会变成两侧鼻子和眼睛。因此,妥善照护鼻子可避免引发眼睛过敏发炎。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赞赏

长按







































白癫疯该怎么治
白癫疯该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zanz.com/gmys/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