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皮肤科门诊,一位老太太一边捂着自己的左腰腹部,一边迫不及待地哭诉:“医生啊,我前天喝了儿媳妇煲的乌鸡汤过敏了,弄得左腰一夜之间长出许多水疱,痛得要命呀!以后再也不敢吃了!”医生仔细查看后告诉老太太,她不是食物过敏,而是患上了典型的“带状疱疹”。许多皮肤病的成因,其实与食物过敏毫无关系。
患皮肤病并不都是食物的错
首先,把一切皮肤病都归于饮食因素显然是罔顾事实的,如感染性疾病像脓疱疮、带状疱疹等主要是因为免疫力下降导致细菌、病毒等乘虚而入引发的疾病,这些与食物过敏完全无关。其次,不是所有的皮肤病都需要忌口,但有些皮肤病确实有禁忌。如年轻人很容易患的毛囊炎(俗称疖子),虽然是因为葡萄球菌感染等引起的,起因与食物无关,但饮食上中医往往会要求患者禁酒、忌吃烧鹅等“热气上火”的食物。
四大因素易致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也就是皮肤病因为食物引起,是由于进食某种食物后造成呕吐、腹泻及风团等不良反应。轻度食物过敏会慢慢好转,严重的食物过敏能引起喉头水肿而造成窒息、哮喘急性发作、过敏性休克,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甚至可致死。
食物致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01遗传因素
过敏体质可以遗传,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食物过敏。
02与正常肠道屏障功能的完善与破坏有关
人体的消化能力不足,就很容易激活免疫细胞发生过敏。
03与食物因素有关
理论上讲,任何食物都可以引起过敏,但对蛋白质过敏的人群占大多数。
04其他
如锻炼、饮酒、服用药物、合并感染等都可能增加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
熟悉食物脾性可减少过敏
食物过敏的诊断比较困难。专家介绍,首先需询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再结合实验室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斑贴试验、皮内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测定,必要时还应加做双盲安慰剂对照的食物激发。
防止过敏,重点还是应该放在“预防”二字上。重在筛查过敏原。一旦确诊为食物过敏,应严格禁食致敏食物。平时也要注意熟悉食物的脾性,以及进行脱敏治疗,还可平日调理增强自身免疫力,及时纠正过敏体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