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低碳赛道,油品销售如何领跑

「本文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在“双碳”目标之下,油品销售企业迟早面临业务规模收缩的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虽然具备实现“双碳”目标的良好基础,但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具体在成品油销售企业,“双碳”目标将深度引发油气供需两侧的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挑战。随着“双碳”力度的加大,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数量将继续增加,必然会冲击成品油的消费和传统的燃油加注业务。

在此基础上,结合“双碳”目标下成品油销售企业业务规模收缩风险,建议成品油销售企业通过提供高品质油气服务、主动收缩业务规模、多元发展加能业务、加快非油业务发展和加快企业数智化转型等,推进企业业务转型、低碳化发展。

控制加油业务规模

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是减少碳排放、实现“双碳”的主要路径。业界普遍认为在“双碳”目标下,年左右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需要达到70%~80%,甚至更高。在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和比重过程中,必然要加强对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的控制。《年前碳达峰的行动方案》中提出,年前,要保持石油消费处于合理区间,逐步将调整汽油消费规模;在石化领域要严格项目准入,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严控新增炼油生产能力,到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方案》明确未来会加强对石油消费的控制,意味着未来成品油市场增长空间将受到严格控制。不仅如此,未来对上游炼化企业产能控制必然会传导至下游的成品油经营企业。成品油销售企业需要通过控制加油业务规模增长,才能达到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那么,成品油销售企业将如何面临市场萎缩业务的风险呢?可以优先淘汰能耗高效益差的低效站,主动收缩业务规模,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同时,通过主动收缩业务规模,做到回流现金,投资新能源、非油等业务,从而实现“抽资转向”。

提供高品质油气服务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经济社会发展将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成品油销售企业必须以绿色低碳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将绿色低碳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以顺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作为产业链的前端,成品油销售企业是石油产业稳定运行和价值实现的重要环节,每年要将超过3亿吨以上的成品油,交付到消费者手中。细分到车辆加油领域,11.9万座加油站是成品油销售企业的主体和核心组成,服务的是超过4.3亿驾驶人员和2.85亿辆以上的车。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尽管车用燃油消费的规模将大幅减少,但并不是所有用途的燃料都能被轻易替代。船舶和航空运输的用能需求很难电气化,其燃油消费趋势不降反增;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是润滑油市场的一片蓝海;即使在传统的车用燃油消费领域,满足低排放要求的高能效、高品质燃料依然存在短缺。因此,成品油销售企业要用高品质的油品和服务,让成千上万用户感受、体验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推动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多元发展加能业务

近年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坚持“纯电”战略,使得纯电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获得快速发展。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万辆,同比增长1.8倍;销量为.7万辆,同比增长1.9倍,产销两旺。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年)》的通知,提出到年要实现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到年电动汽车要成为销售主流、燃料汽车要实现商业化应用、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要稳步推进。

据权威机构的预测,到“十四五”末,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万辆。终端市场用能需求的变化,给成品油销售企业多元发展加能业务带来了机遇。成品油销售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多元发展加能业务。一是在能源化工领域有优势的企业,可以发挥在氢气产业链上的优势,以加氢站为重点切入新能源市场;二是建设综合加能站,集成多种加能业务,在做好传统加油服务的同时服务好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氢能汽车等车辆的用能需求。包含业务的种类需要综合考虑投资回收期、站点面积、安全性、主要顾客人群需求等因素。如中国石化规划到年,累计建成座加氢站或油氢混合站、座充换电站、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智慧综合能源站的建设,是助力全社会共同减碳的探索。

加快非油和数智化转型

发展非油业务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当前企业的收入,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业务多元化对冲未来业务规模收缩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美国、日本等国外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经营经验,非油业务在企业盈利中占比大、贡献高,属于现金流业务,需要大力拓展。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非油业务发展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在加油站普遍开展了便利店、汽车美容等非油业务。但对比国际同行,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在非油业务种类开拓、自营商品开发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结合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需要在成品油与非油业务互动、成品油及非油产品数字化营销、非油产品开发上重点发力。

企业数智化的重要目的,一方面是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手段提升运营效率、优化运营流程,进而挖掘节能潜力,降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另一方面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为了适应技术、市场需求变化,同时可以减少人力资本支出应对未来业务收缩的挑战。中国成品油销售企业可以从几个方面加快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一是组建数字化、智能化部门,统筹负责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战略制定、项目立项和执行、技术研发、绩效指标制定等;二是结合成品油业务需要,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创新;三是分业务分层次建立转型绩效考核指标,配套激励方案;四是针对国内成品油公司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普遍存在的数据孤岛现象,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加强不同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建设,建立不同系统间数据共享机制;五是梯次推进智慧加油站建设工作,提高加油站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fuguomine.com/gmys/1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