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20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年CSCO学术年会(CSCO)正在厦门如火如荼般召开,大会设立了两个肿瘤放射治疗论坛,分别以“高新技术引领精准放疗”和“精准药物助力精准放疗”为主题,邀请到了中美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的顶尖专家,就肿瘤放射治疗的一系列技术进展和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作精彩的专题报告。本刊有幸采访了肿瘤放疗届的三位大咖:王绿化教授、陈明教授和夏廷毅教授,分析中国的放射治疗的现状,点评放疗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展望放疗领域的研究方向。
CSCO《肿瘤瞭望》:请您谈一谈肿瘤放射治疗在中国的现状。
CSCO王绿化教授:药物治疗、化疗和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其中放疗的声音相对最弱,并且无论是医学专业人员,还是大众,对放疗的认知都相对较少。
三足鼎立,如果有一足薄弱,路走起来就不会平稳。CSCO的初衷是多学科合作,综合治疗,因此,本着对专业人员普及放疗知识的目的,3年前,我们在CSCO设立放射治疗专场,向各位同道介绍放射治疗的进步,以及在肿瘤治疗中如何发挥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治疗的疗效与收益。3年以来,效果很好,也得到了很多同道的参与和认可。
CSCO《肿瘤瞭望》:在刚刚落幕的年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年会上,一项来自中国的放疗研究大放异彩,这就是王绿化教授、陈明教授牵头的HELPER研究,该研究证明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同步放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疗效显著。HELPER研究入选了BESTOFASTRO。请您谈一谈该研究中血管靶向治疗联合放疗的作用机制。
CSCO陈明教授:放射治疗历史悠久,疗效一直在提高,但还不是很尽如人意。在早期的肺癌当中,放疗的疗效已经很接近外科手术了,这是很大的进步。但在治疗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时,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20%左右。因此在同步放化疗变成标准治疗之后,我们又想到了抗血管生成药物,考虑能不能跟放疗再联合一下,把疗效继续往前推进。
在实验室的研究中发现,肿瘤的血管很不正常,导致了乏氧。而抗血管生成的药物,就好像园艺师手中的剪刀一样,可以修剪肿瘤的血管,把那些结构和功能不好的血管剪去,留下了结构和功能相对比较正常的血管,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肿瘤血管的正常化。这种正常化,有一定的时间窗口,大约是使用药物之后几天,在发现这样的现象之后,我和王绿化教授共同担任PI,医院,医院等单位,进行了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比单纯放疗,比化疗联合放疗的疗效有提高的。这个研究目前进入到临床二期,国内外的同行,也在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
肿瘤瞭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