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小仙女说用了护肤品后会面部搓泥,你经历过吗?
护肤品涂抹的过程中,出现了“泥”状的物体,呈粉末、脱屑、条型、球形,或者是一粒一粒的,我们都称之为“搓泥”。
但面部搓出的泥跟洗澡搓出来的泥完全不是一码事!洗澡搓出来的大多是死皮、表皮角质、身体表面的灰尘,皮肤分泌的油脂等。而脸上的“泥”多是护肤品成分。
什么情况下容易搓泥呢?
1、清洁不到位,脸上的角质层过厚,老旧的角质层让护肤品无法进入肌底,从而堆积在肌肤表面,造成搓泥。
2、补水保湿不到位,肌肤干燥导致肌肤水合度降低,吸收能力下降,造成搓泥。
3、护肤品本身的原因。最有可能成为泥条的是成膜剂和粉剂。已经形成的膜,经过手一搓,就成了透明软条;本来均匀分散的粉,在涂抹开后状态被改变,开始抱团,团大了就肉眼可见了,再用手一揉,就成片状或团状的泥了。易搓泥的护肤品包括极少数的大分子产品,如玻尿酸,大多数护肤品搓泥,都是增稠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后两者虽然对护肤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大部分也是无害的。所以,我们不能以是否搓泥来评判护肤品的优劣。
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品,然后尽量减轻或避免搓泥现象。实操宝典如下:
1、适度清洁,及时祛除老旧角质及油脂、灰尘等。尤其是油性肌肤,至少每晚要用洁面产品。干性肌肤可适当减少洁面产品的使用频率。
2、加强保湿。无论你是何种肤质,补水保湿都必不可少。肌肤保持一定的水润度,可提高肌肤的水合能力,促进护肤品的吸收。更重要的是,细胞适度充盈是减少细纹、延缓衰老的法宝。但要掌握好度,否则过犹不及,可能会变成敏感肌。
3、掌握护肤品使用的先后顺序。一般把含水分多的产品放在最前面,如先用精华水,再用乳,最后用霜。或者先敷面膜,待精华吸收后,再用乳或者霜。具体用什么产品,要根据自己的肌肤状态和购买能力。4、适当延长叠加产品的间隔时间。如果你每次都需要使用多种产品,建议使用每种产品后都等待一分钟以上,给产品足够的吸收时间,同时避免不同功效的产品相互影响效果。
5、减少搓泥产品的用量:有些产品导致搓泥的几率比较大,如果大量使用,自身就可以搓出泥,更不用说和别的产品叠加了。针对这种情况,适当减少用量,或者尽量不与其他产品叠加,说不定会有惊喜。
6、注意涂抹手法。对于不会搓泥的产品,无论你是打圈、平推,还是来回搓、拍打,结局都没有太大区别。但对于有搓泥风险的产品,一定要注意涂抹的方式,比如用按压、朝同一方向轻轻推开,或者轻拍的方式,可能会比来回搓动或者打圈的风险要小很多。7、选择晚上使用。对于那些无论如何都会搓泥的产品,如果其效果又无法替代,那就偷偷摸摸在家搓泥吧。选择晚上使用,即避免了尴尬,又获得了效果。如果连晚上的泥也忍受不了,就宠幸下一个产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