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当你“十一”黄金周在景区围观人山人海时,正有十万小伙伴正奔赴韩国度过他(她)们的“整容小长假”。在这个看脸时代,“整容改变命运”已经不是一句玩笑,“换脸”也不再只是少数明星才会做的尝试。
根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的统计,在年时,中国的年度整容人次一度排到了世界第二。可是,美容院能随便去,手术刀能随便“剌”,美容针不能随便打。整容背后有数不清的“冷知识”。
1、整形医生的“审美”靠谱吗
整形医生不是学会动刀就完了,还要学习美术、雕刻、审美学这些必修课。解放军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主治医师陈阿鑫没事时,喜欢“淘宝”些假体,来练练雕刻。
许多整形医生还是文艺青年。医院院长张宗学喜爱书法、绘画,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谢宏彬爱玩摄影,陈阿鑫早早过了手风琴十级。
好吧,遇到一个好医生,每一刀都是艺术。
2、“帅、美、年轻”之外的整形理由
为美整形这算普世价值,古今中外无一例外。当然,中国特色的整形市场里,还可能和五行八卦、玄学面相有关。
医院有个护士就做了一次鼻整形。她原来的驼峰鼻,被人看相说不利于找对象。说的人多了,她便信了。此外,有些人痣上长了毛,有病变之虞都不肯切除,鼻头肥大也不肯做小,全因“事关财气”。
据说,“江湖上的”整形医生常常邀请面相大师共同出诊。很多人会先让面相师观察,之后按照面相师所说的,“这里填一点,那里加一些”。
有时候,电影、电视也会影响人们去整容。电影《非诚勿扰2》上映后,片中孙红雷饰演的角色因脚上一个黑色素瘤死了,于是那段时间,找整形医生除痣的比较多。
3、美女更爱整形
“整形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如果你的底子很差,医生也救不了。”第三方整形咨询预约平台美尔贝网创始人龚连胜说,“美女已经习惯了一直被夸奖,她要保持优越感和回头率,不能容忍一丝皱纹和瑕疵。”
医院有个骨灰级整形者,是海外华人。十几年前,谢宏彬刚认识她时,就觉得她又漂亮又性感。可就是她,每年回国时都要“整上几回”——身材苗条,还是做了全身抽脂;胸嫌太大了,做了缩胸手术;鼻子没做好,把假体拿了出来,之后又塞回去;为了发际线低一点,做了植发;眉毛植得更浓了;脸部抽了脂,又填充回脂肪,反复了好几遍。
即使有一次在脸部抽脂中出了意外,脸毁得很厉害,但她依旧在恢复后继续整形。她甚至花了两年时间,通过手术将小腿延长了七八公分,就为了看上去更加亭亭玉立。
谢宏彬为她觉得可惜。“那是一种人造的美。穿上衣服,化了妆很漂亮,但脱了衣服,素颜,就没法看。手术不可避免会留下或轻或重的疤痕。”
在整形界,像这样的病人被称为体相障碍症者。明明在别人看来已经很好看,但自己总不满意。这样的人并不罕见,且以美女居多,好像动刀上瘾一样。“为什么上瘾?有一个原因是贪婪。当今社会有浮华的一面,这也是整形美容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4、谁是整形样板
十年前,学生们在学习整形外科时,一本经典教科书上有这样一句提示:“当一个病人拿着某个明星照片来时,医生应当首先判断病人是否心理有问题,一般医生都应该拒绝给她治疗。”但现在,很多客人都会带着照片告诉医生,想做成照片上的样子。
“猪八戒怎么也弄不成孙悟空。”中国医医院国贸门诊处副主任医师韩雪峰说。医生在面对这类客户时会进行判断,如果底子不行,医生一般会劝客户放弃。
Angelababy、范冰冰、张馨予、孙俪、宋慧乔、金泰熙等明星都是常见的模仿样板。张宗学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的流行模版是巩俐。“她的小双眼皮让大家追随了好长一阵子。”前几年,范冰冰可能是对整形审美影响最大的一个明星,她的脸型、鼻子、眼睛几乎都是模板。而最近,Angelababy这样混血的面孔变成了新的流行趋势。
5、绕不过去的痛
隆胸是最疼的。最初三个月,每天都会疼,尤其是头两周。前几天是用止疼泵强效镇痛,之后需要持续吃止疼药。手术完成后,医生还会在胸上插根管子引流积液。
不仅如此,前三个月,每天早晚,整形者还要揉至少20分钟乳房。“要一直地揉,好让假体和乳房之间长得不那么紧,达到水乳交融。”
次一级的是骨头手术,比如截下颌骨,三四天就好很多了。再次之是吸脂,一般疼一两天。像隆鼻、垫下巴、做眼睛这些,基本上是一天后就不疼了。
6、整形是奢侈品
整形这一行是自由定价的,只要有人买单就行。做双眼皮手术有几千块钱,甚至几百块钱的,但也有高达8万、10万的。
总得来说就不便宜,毕竟属于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打一针(的钱)能买一个LV包了。”
在张宗学看来,抛开商业炒作的成分,在合理的范围内,便宜肯定没好货。因为一个整形医生在手术前需要经过十年左右的专业学习和培训,他们的时间成本和“那些做个面膜的美容师”肯定不一样。
好消息是,在市场竞争下,这些年,整形价格下降很快。一些机构为了市场份额便会放弃掉高利润,直接拉到底价。“比如激光祛斑以前多钱打一次,现在一千块钱可以打几次。”而且,不同城市,整形项目的定价也相差甚远。北京割双眼皮的价格可能是合肥的五六倍。价格终归还有底线。“如果低于快就能打一针肉毒杆菌或者玻尿酸,那你就要小心了。别对自己太狠。”
7、国货好还是洋货棒
医院整形外科主治医师薛志强以瘦脸针为例说,有美国和国产两种,实际上都是产自于同一菌群,只是提取的方法略有不同,疗效、副作用和维持时间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反正他给自己打的是国货。
国货也是其他医生共同的推荐。
8、动刀失败几率有多大
医生都会一本正经地告诉你,凡事手术都有风险。只是打一针也有可能导致面瘫、鼻头坏死、失明等严重后果。整形变毁容的也不在少数。薛志强每年做的多例手术中,其中大量是针对失败手术的修复。
对于大部分整形手术,医生的基本原则都是不反对,不鼓动。但对于有些大动干戈的手术,医生认为是得不偿失的。刘志国就极其不赞成接骨增高的手术。“把骨头打断以后,拉开,再植骨,是可以长长的。你拉多少距离,它就长多少。这在骨科并不是很困难。但把好好的一条腿打断了,再让它长高一点,到底有多大益处?所以,即使病人有需要,也还是要多跟他强调利弊。”
9、男人整形更加玻璃心
薛红宇留意过,找他做整形手术的男女比例大概在1:20。而他们的整形需求主要分两个年龄段——
四五十岁通常都是来做年轻化手术,比如去眼袋、双下巴吸脂、上睑松弛矫正、植发等。薛红宇的一位受术者与他年龄相近的妻子逛街,被售货员问,您和女儿一起呀。他一怒之下跑来整形。
二三十岁的男性要求则更五花八门一些,有人想显得自己更阳刚的,有人梦想要当明星,也有少数男同性恋想整的更娇媚。他们做的比较多的项目是,隆下颏、隆鼻、去颊脂垫、双眼皮等手术。
相比同龄的女性,整形的男性会更在意恢复期疤痕和手术痕迹,更加担心会被别人发现。为此,不少男性会选择微整形,比如通过打肉毒素除皱,这种手术没有恢复期,他的心理压力会小很多。
“上了手术台上最怂的是男人”,袁渊的经验是,手术中,男性往往因为害怕会抖、会动、会碎碎念,诸如“医生没事,你做,我能坚持,我能忍”之类的话,“其实他们是把内心的话反过来说”。
在强调女士对整形手术的耐受能力远远强于男士的同时,袁渊也指出,中年男性对美容效果的接受程度是比中年女性强的。同样的手术效果,前者会很满意,后者则未必。“可能是因为中年男性做手术只是为了锦上添花,而中年女性则往往对手术效果寄予厚望,比如希望重新赢得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