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典型症状是淋巴结无痛性的增大。
然而,实际上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比其他肿瘤的诊断更为困难。病人的淋巴结肿大,常常发生于不可见部位,往往以其他的症状表现出来。
而即使是浅表的淋巴结肿大,也需要与良性疾病引起的淋巴结增生、肿大以及与淋巴结转移癌相鉴别。
该病主要诊断依据是病理诊断,也就是在显微镜下寻找恶性细胞。即使医生具有丰富的从医经验、高水平的物理检查、精细的检查和化验,也只是有助于提出正确的诊断方向和判断可能的疾病类型,但这些都不能替代病理诊断。
由此可以看出,病理诊断是淋巴瘤,也是所有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无论病灶的位置、大小、形状、硬度如何,必须进行病理活检才能明确诊断。
浅表淋巴结可以行切除活检,深部病灶则需要在B超或CT引导下行粗针穿刺活检。
胃肠道、鼻咽部、呼吸道病灶可以行内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胸腔或盆、腹腔病灶可以行胸、腹腔镜检查和活检,必要时可能需要开腹、开胸探查取得病理组织。
即便过去曾经患过淋巴瘤,再次出现淋巴结肿大而考虑复发时也要尽量再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一方面是为了明确淋巴瘤是否复发,另一方面是因为某些淋巴瘤类型可能会发生病理转化,转变为其他类型的淋巴瘤,治疗和预后往往也会随之而变。
有的患者可能会担心这些穿刺和活检可能会造成淋巴瘤细胞转移。
从理论上说,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是从逻辑上分析,如果真是淋巴瘤或者其他恶性肿瘤,即便不穿刺,恶性肿瘤细胞也会突破肿瘤病灶的包膜并侵犯到邻近甚至远处的器官组织。
即使不突破包膜,恶性肿瘤细胞也会侵入肿瘤内部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随着血液和淋巴液广泛播散,这是恶性肿瘤的特性。
何况,在穿刺或者活检后不久,如果病理诊断明确了,可以立即接受针对性正确治疗。
而如果不做穿刺或活检,就得不到正确的病理诊断,这时选择任何治疗都是盲目的,误诊误治的概率极高,这既不符合医疗规范,也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
如果病理诊断初步考虑为淋巴瘤,接下来就需要进行多种免疫组化染色以继续进行病理分型。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种病理类型,不同类型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化疗方案、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差别都非常明显。
淋巴结和淋巴组织是人体的健康屏障,也是战场,战况惨烈而复杂。
因此,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更为困难,更易被误诊。这也对医生特别是病理医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即便全世界最优秀的病理专家也难以做到百分之百正确诊断和分型。
对于有疑问的病例,可能需要多位经验丰富的病理专家进行会诊。为了取得满意的病理组织,有时需要反复取活检,虽然繁琐费时,但是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这是必须的过程,也是淋巴瘤获得治愈的根本前提,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合作!
坚持科学的自我管理,肿瘤康复路上少走弯路▼往期文章回顾▼癌症患者,秋季运动,不可不知的8个要点!肿瘤患者应该如何改善营养呢?家庭日常饮食中请务必做好这6点肝癌发现就是中晚期?教你如何从轻微不适中,辨别早期肝癌43岁《黑豹》男主因结肠癌去世……说说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那些事儿为什么有人生活很健康,却得了癌症?肿瘤患者饮食的三大误区!合理补充蛋白质,增强免疫力我是丽丽卡生命很顽强,生活很简单为了更及时的帮助患友们解答疑问,患友可以扫描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