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数全省第二金华375,它们成全省

<

今天是年9月24日八月廿九

今日头条

金华又添37家省级

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

为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4月22日金华公交将通过新开、延伸、整合等方式,对5条线路进行集中优化调整,让更多的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乘上公交车。

近日,金华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全面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积极探索具有金华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模式,大力传承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信义金华精神,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把握具体要求

明确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三方面劳动教育主要内容。具体分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年级、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小学低年级以参与日常生活劳动为主,小学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初中年级以家政学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为主,普通高中以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为主,职业高中以职业体验项目为主。

二、明确实施路径

一是推进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小学、初中生每学年掌握必会项目1-2项,学校合理布置家庭劳动作业并纳入学生学期综合素质报告单。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确保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

二是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明确劳动教育内容、课程、师资和考核评价办法等。落实学校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清单。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开发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利用地方资源,结合本土和本校特色,规划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各中小学按规定课程计划全面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每学年组织开展中小学劳动周活动。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当地工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将劳模工匠进校园纳入中小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积极探索开展区域性中小学劳动竞赛,高中开展志愿者星级认证。

三是推进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中小学每学年组织1-2次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利用现有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研学实践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等校外实践场所,积极构建“学校+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共同体。

近日,浙江省商务厅公布浙江省第三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名单。我市新增浙江耐司康药业有限公司等37家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新增义乌光伏等5个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培育产业基地,新增数量均居全省第二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2家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6个改革试点产业基地。

具体名单↓↓↓

(上下滑动查看)

近年来,在全球疫情影响下,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我市积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引导企业加速内贸与外贸融合,走好“国内国际双循环,内贸外贸齐驱动”之路。金华企业通过内销、外贸“两条腿走路”,走出了自己的突围之路。

央媒省媒看金华

01

9月23日,中国新闻网客户端推出《浙江金华:从“沿海的内地”向“内地的沿海”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fuguomine.com/gmzl/11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