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把正方向、清醒认识,释正教义、清纯思想,匡正教风、清除陋习,树正形象、清朗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四正四清”行动正在宗教界积极推进,这是加快我国宗教中国化进程的一项重要行动。作为道教人员,更要积极跟进、忠实践行,引导教职人员和信众积极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路。
众所周知,在我国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的本土宗教。因而,与推进其他宗教中国化进程不同,推进道教中国化进程更多地是推进道教与时俱进,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道教根植于五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土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尽管不能等同于道家,但又与道家密不可分。而道家是古代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关于清正问题,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提到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就是说要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
道教“信守本真”的教义宗与当下开展的“四正四清”教育内容与是相符的。结合本职工作,我认为要使“四正四清”活动能很好的开展,就要引导湘西自治州道教界的同仁们积极参与其中,身体力行,一以贯之。那么,如何紧紧围绕“四正四清”开展活动呢?
其一,把正方向、清醒认识。“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可见,方向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道教界的政治引领,坚持推进爱党爱国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让道教同仁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强大,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道教也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发展、创新。
其二,释正教义、清纯思想。要向我们的道教人员正确解释道教教义,使道教人员保持清纯的思想。道教是中国最原始、最古老的本土宗教,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道教的基本教义里就提到了诸如尊道贵德、重生贵和、见素抱朴、抱元守一、清静无为、慈俭不争等内容。从教义中即可看出,道教人员就是要做到保持良好的本质,做到“淳朴无华,崇俭戒奢”。因此,我们要向道教人员解释道教的本原思想,守住自己的本真,不要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不良现象所迷惑,不要有贪欲,要崇俭戒奢,做到朴实无华,保持自己思想的纯正。
其三,匡正教风、清除陋习。要使道教得以良好的传承和发扬,我们道教人员就要保持清风正气,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引导道教人员遵守正确正规的道教仪轨,自觉革除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陈规陋习,克勤克俭,诚实布道,做到与时俱进,做一个有理想、有修养、有正能量的道教人员。
其四,树正形象、清朗环境。如何保持正能量的形象和清新清朗的环境?人们常说,“己不正,焉能正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道教既是一个宗教团体,又是现实社会中一个小小的单元,每个道教人员都要与社会接触,都要与人打交道。因此,我们道教人员要以满满的正能量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特别是道教协会的班子成员,更要带好头,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起模范作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们道教班子成员,时刻要做到思想纯正,品行端正,用自己的良好的表率行为教化他人。同时对道教场所要进行规范化、正规化建设和管理,破除一些与时代不符、不积极的东西,弘扬清静无为的道教本真,远离名利场,给人们一种清新清朗之感。
是的,人都是有欲望的,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所以要真正做到“抱朴归真,清静无为”。作为自己修行的指南,这样才能修成正果,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总之,我们每个道教人员都要做“四正四清”活动的领跑者、实践者,在“四正四清”活动中,真正做到:激荡清风正气,践行道教本真,让道教与时俱进,发扬光大,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曾鑫,湘西自治州道教协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