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也太惨了吧rdquo

如果此时问小何

“春天在哪里?”

她一定会说

“在我脸上!”

晴天高高兴兴出门

玩了一天回家就“红了”

前段时间难得的好天气似乎让全杭州的人都跑去了户外,看花看草看大自然,其中就包括一大早就抵达了景区的小何。

在户外玩了一天回到家后小何就觉得脸上痒痒的,还有些发红。

“不会是今天晒太猛了吧?”冷饮冰敷后,小何觉得自己的脸没有那么痒了,于是她安心睡去。

第二天,小何的红疹明显变密了,并且又开始感到瘙痒,她想到了前一天晚上的冰敷,冰敷后果然症状再次缓解了。

于是“冰敷”仿佛成了她的良药,她也以为自己的脸会在这一次次突如其来的加重和缓解中逐渐好转。

冰敷逐渐无法止痒

小何终于忍不住了

小何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冰敷好像不管用了,之后几天,红疹不仅没有消退,还愈演愈烈,就像咬了满脸的蚊子包,瘙痒也没有丝毫缓解,有时还伴有脱屑。

小何本来就患有痤疮,这样的“皮疹”、“瘙痒”、“脱屑”在她看来,实在跟“痤疮”有点像,难道是痤疮加重了?

“老毛病反复发作,还加重了”,这样的猜想让小何心烦气躁,而伴随着瘙痒、红肿的加剧,小何也实在忍不住,用小手指轻轻抓了两下,没想到越抓越痒,几处小皮疹很快连成一片,成了一块块红斑,部分抓破处还出现了少许渗出。但是即便成了这样,瘙痒也丝毫没有缓解。

“神算子”医生

“她居然知道我出去过!”

小何戴着口罩,把帽檐压得低低的,脸上又红又痒,坐在了皮肤科杜晓航主任医师的诊室里。

“医生你看我脸上,很痒,都是这种小点点,太惨了!”摘下口罩、帽子,小何露出了折磨了她好久的脸。

可以看到,小何脸上除了大量红疹和原有的痤疮外,还有许多淡黄色的痂皮,是渗出液干燥后留下的痕迹。

(脱屑、渗出明显)

“你去过景区了吧?”杜医师一边看小何的皮肤,一边问。

“你怎么知道!我是去西湖边了,还晒了好久太阳。”小何很诧异,医生居然连她去了户外都知道。

“你这种情况的患者,这几天有好多!”

经过斑贴试验等检查,小何既不是晒伤,也不是干燥,而是过敏,在“花粉”边被标上了一个箭头,原来罪魁祸首就是小何开开心心玩耍时接触到的花粉。

(红斑、脱屑、渗出)

经过口服抗组胺药物,加上止痒治疗,小何的过敏症状明显缓解了。

“花粉”“花香”都是过敏原

“虫子”“皮带”都能发皮疹

过敏性皮肤病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是指过敏原通过皮肤或黏膜接触、吸入、注射及食入等途径进入机体后,导致异常免疫反应,引发皮肤系列症状的一类疾病。

以“红肿热痒”居多,而春季则以外出后的接触性过敏为主,而这其中,花粉过敏,成了许多春季过敏原中的“翘楚”。

植物性过敏原

春季主要以花粉、植物叶片接触了皮肤后出现皮疹为主。

杜医师说,门诊中也遇到过患者自诉,闻到某种特定的香气,就会引起皮疹的发作,这种香气可以是花香,也可以是芒果香味等不产生粉尘的香气。

(小儿过敏后的面部红斑)

动物性过敏原

动物的毛发、虫子的分泌物等都可以引起过敏。由于天气回暖,动物换毛虫子出没,所以这类过敏在春季也较为常见。

化学性过敏原

比较常见的是化妆品,也有洗涤剂等其他化学制剂,但是这类过敏没有很明显的季节性。

杜医师介绍,有些患者的过敏也与春季穿衣有关。

不久前就有位患者觉得肚脐周围皮肤瘙痒,有时会出现条状的红斑。经过检查,居然是金属的皮带扣过敏,不用皮带后,患者的症状就消失了。

春季衣物减少,给了金属件接触皮肤的机会,最终导致了脐周皮肤过敏。

杜医师解释,过敏是一种变态反应,所以症状也千奇百怪,有时甚至相去甚远。

如有的患者经口进食了芒果,但出现了全身皮疹;有的患者双手接触了洗涤剂,可是上臂出现脱屑;有的患者接触花粉,却引起腹痛……因此,出现异常后及时就诊非常重要,严重的过敏可能导致呼吸道水肿或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危及生命。

口服+外用

双管齐下治“红痒”

对于春季过敏的治疗,杜医师会以口服药和外用药共同作用为主,有时也会以中药汤剂调理。

口服药

以抗组胺类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为主,如果病情非常严重,常用抗过敏药物不能控制病情,可以酌情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但使用抗组胺药物后,有时会出现困倦、乏力等情况,所以高空作业或驾驶人员应调整至睡前服药。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外用药

急性期尽量避免外用刺激性药膏,以免引起刺激,进一步加重过敏症状。

病情严重的,可在医生指导下予以糖皮质激素软膏或生理盐水进行短期治疗。

(严重的小儿花粉过敏)

但是无论是哪种组合或单独使用,都应该遵医嘱后使用药品,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耽误病情。

春季预防过敏

“不接触”最要紧

对于春季过敏的预防,最主要的就是不接触过敏原。

1.远离过敏原

尽可能减少身边环境中的过敏原

如打扫卫生时戴口罩

不去开满鲜花的花园

不接触动物毛发及皮肤等

如不慎接触,应立即清洗

2.减少诱发、加重因素

保持室内卫生

开窗通风

保持适宜温度湿度

及时缓解紧张情绪

避免焦虑等

3.保护皮肤,保持皮肤完整性

洗澡时不用力搓洗

发病时不抓挠、烫洗皮肤

出现皮肤脱屑时加强滋润保湿

选择柔软的贴身衣物

注意防晒等

4.合理饮食

多吃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发病时少吃甜食及刺激性食物

END

供稿

皮肤科

审稿

皮肤科、党建办

动图来自

soogif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fuguomine.com/gmys/8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