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家说绿色的ldquo烦恼

写在前面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但是对花粉过敏的人却并不友好:只要一进入花粉“射程”,就会一脸通红,皮肤上红斑、丘疹“此起彼伏”;亦或者被花粉诱发鼻炎、哮喘,出现打喷嚏、咳嗽、流鼻涕、流眼泪等症状。

没想到娇艳美丽的花朵会让人苦不堪言。那么,今天的新闻大家说,就让我们一同探讨一个问题:让人花粉过敏的树,到底能不能换掉?

一.引起花粉过敏的原因是多样的

花粉过敏原有三大类:一类是春季的树木花粉,一类是春夏季的禾本科花粉,一类是秋季的杂草花粉。植物花粉分为风媒花粉和虫媒花粉。凡是开得鲜艳的、通过昆虫来授粉的花的花粉,都是虫媒花粉,该类花粉一般不致敏。令人过敏的是风媒花粉,它们可以随风飘散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相关专家表示,风媒花粉个头小,小到肉眼看不见,很轻,数量也多。风一吹,花粉在空气中大量飘浮,人接触和吸入后很容易致敏。这些“身份”不同的花粉,其来源也各异。就春季树木花粉来说,北方地区的致敏花粉主要来自杨树、柳树、桦树、榛树,而南方地区的致敏花粉则多来自杨树、柳树、柏树、松树。

除此之外,环境因素也会加重花粉过敏症状。各个地区的花粉过敏指数不尽相同,除了各地致敏花粉来源植物分布不同外,气候、气温差异也是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会加重花粉过敏症状。近年来由于部分地区空气污染,季节性花粉过敏症和常年性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有些人甚至会两种病叠加。这些过敏体质的易感人群,如果再遇上“天公”助力,那就更是苦不堪言。“如果遇到晴朗的大风天,花粉会飘散得更快,过敏的人数就会更多。

二.近年来全国花粉过敏的现状

今年北方的春天天气不太理想,十来年没有过的沙尘暴又来了,而且还不止一次。温度也一直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每年一度的杨柳飞絮漫天飞舞的情形,让好多人更感觉苦不堪言,杨絮也跟我们的过敏密切相关。而这还不只是在北方,南京的法桐飘絮预报系统最近也正式上线了,很多人已经开始琢磨,也许飞絮不会像雾霾沙尘暴那样给城市带来灰色和昏黄,但它虽然来自于绿色植物,是不是也是一种污染物?

近年来,由植物产生的花粉过敏、飞毛飞絮等植源性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环境、居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据孟娟医生介绍,她所在的科室半天内接诊的30个病人中,有半数以上都与花粉过敏有关。花粉过敏的患者在春季主要受到一些树木花粉的影响,在秋季主要是杂草花粉的影响。很多人会认为这个季节因为柳絮满天飞舞,自己是对柳絮过敏,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柳絮实际上不是柳树的花粉,而是种子。柳絮结构是比较蓬松的,所以会携带一些灰尘,甚至一些病菌。还可能会携带一些其它致敏的花粉颗粒。

一到春天,北方许多城市的杨柳絮就会漫天飞舞,如雪花般飘落。一时间,漫天飞絮落头发,迷眼睛,钻鼻孔。让人们体会到“四月飞雪”的浪漫,也让人烦恼重重。正因飞絮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本周,在江苏南京的主城区路面上,散落着大量棕黄色毛絮。这些毛絮来源于主城区现存的9万棵梧桐树。连日来,随着当地气温逐渐升高,球果开始爆裂,毛絮随即飘飞。由于飘飞的毛絮能引起部分人群的过敏反应,当地气象部门和园林局合作,在毛絮高发期有针对性地提供预报服务。

三.专家意见

大家可能普遍有一种感受:怎么现在过敏的人越来越多了?一到春天,花粉浓度极高,叠加杨柳飞絮高发,让不少人经受着打喷嚏,流鼻涕的过敏折磨。而且花粉过敏不仅在春季,也会出现在夏季和秋季,我们是不是到了该更认真地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迪华曾收到一个幼儿园老师的求助,这个幼儿园基本上被一圈柏树所包围,有学生因为柏树花粉出现鼻塞,呼吸困难,很难受。老师自己解决不了,希望他帮助他们呼吁一下。同为教育者,李迪华感念这位有爱的幼儿教师的请求:能否把眼前的圆柏挪走,但该区域的责任规划师回复,幼儿园山后有上千棵圆柏,所属园区内还有五百多棵,均于二十年前栽下,挪走几棵是杯水车薪,只能洒水减弱花粉浓度。随后,李迪华把求助谨慎发在同行交流群,不能挪动的激烈言辞,让他有些错愕。他们认为这个过敏是个人的问题,跟环境没有关系。你过敏你做好个人防护,你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就好了。这些专家很多都是在社会上有发言权,对于城市中种下去的树有一种执念,就是种这个树,就不能再动。只要动这个树,就是在破坏植物、破坏环境、破坏生态,任何有要动树的想法,基本上都属于大逆不道。这个执念,其实就好像是,好不容易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有作为了,但是突然说这个孩子某些方面需要改进,就好像是在批评他。

在迫切追求绿化率的年代,杨柳、柏树等主要树种,不仅决定一座城市的植被轮廓和绿色天际线高度,还有防风固碳等重要生态价值,生态屏障的建立更是凝聚了几代城市园林设计者的心血,但诱发过敏的植株可能在多年后才被识别。据统计,中国成人过敏性鼻炎患者高达1.5亿,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也在逐年攀升。更久远的年代数据表明,过敏性疾病患病率相较于传染病的确在快速上升,这似乎源于高速发展的国家,卫生医疗变革,居住环境被净化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免疫系统便开始频出故障,过敏率飙升,这也是部分同行反对李迪华提议挪树的原因所在。

李迪华说:“我经常跟我自己的学生讲一个原则,就是健康的城市,才有健康的人。但是今天我跟我自己的学生强调的是,一定要颠倒过来,就是人,才是城市中生物量最大的生物。也就是说在城市中,只有人的健康得到了满足,人才会有更好心思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fuguomine.com/gmys/8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