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芝麻官

九品芝麻官

郑淑平刘锁爱

芝麻官,县长是七品,乡长应该是八品,村长和社区主任至多也就是九品,我们以为。孙云是盐湖区北城办御沁园社区的社区主任,应该算是九品芝麻官吧,至多。

认识孙主任之前,老实说,我们还真不知道社区是怎么回事,是什么的干活。在我们的印象中,社区就是开个证明、盖个章,一年四季大多铁将军把门,间或能有个一问三不知、爱理不理的小干事,就不错了,和居民的日常生活好像没有多大关系。

走进御沁园,见到孙云主任,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则被彻底颠覆了。

01从20平米到平米的跨越

参观完矗立在广场西侧上下两层、宽敞明亮、气派肃整的社区办公大楼,我们由衷地感叹:现在政府对社区的投资力度这么大,给你们这么好的设施条件。可我们社区怎么就没有办公楼,好象还在门房旁边的一个几平米的小房子里呢。

一旁的社区委员任莉先笑了:我们这办公楼是我们主任费死了劲自己跑下的,可不是政府拱手送上门来的。

哦?原来如此!

年元月,御沁园社区成立,孙云主任走马上任。这是一个新建的社区,三个工作人员加两个义工,五个人挤在一间由物业提供的20平米的办公室里(和我社区差不多),连身都转不过。居民来办事,房里坐不下,只能站在楼道里。

这哪里能行?孙主任说。于是就一次次地去找北城办,就拉着北城办主任一次次地去找民政局。一年多的时间,谢天谢地,总算争取到了一个80万的项目资金。

资金有了,地皮又是个难题。城里的地皮,寸土寸金;80万,还不够买张地皮。孙主任就紧接着找御沁园的开发商郭崇喜。向郭总苦口婆心地做工作,讲道理:郭总你看,咱们社区也是为居民服务的,我们把居民的服务工作做好了,人们都想到咱们小区来,你的房子就好卖了,价格也上去了;我这说到底不也是为你服务的嘛。

好话说尽,工作做透。好在郭总是老党员,好在社区干部也是一级政府,面对整天坐在自己办公室软磨硬泡的孙主任,郭总最终摇着头无奈地说:好吧,好吧,活动广场边上给你一块。然后又呵呵地笑着把手一挥,爽快地说:一分钱不要,给你。

这边说好了,那边又不答应了。七号楼的居民以摭挡了他们的视线为由,把孙主任堵在了办公室里。又是耐心细致地解释、说服、劝导,平息居民的情绪。好在从社区成立一年多来,孙主任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办的实事、好事明摆在那儿,居民们也心悦诚服。

但有些人还是不买帐。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拍着桌子叫着:我掏钱买的房子,我就是老大,没有人能做得了我的主。管你社区是不是为居民好,我就是不需要。

孙主任也火了,拍着桌子提着嗓门,音高八度地厉声说道:你不需要别人就不需要了?你现在年轻,就没有老的时候了?等你老了,你就不需要别人搀一把,扶一把,就没有什么困难需要社区来帮你解决吗?

那些日子,孙主任常是晚上九、十点还被堵在办公室里面出不来。但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她就又出现在了建筑工地上。因为怕居民闹事,影响施工,她就天天盯在工地上。工地上的工人们都开玩笑地说:孙主任,你都成了我们不掏钱请下的监工了。

多平米崭新的办公楼盖起来了,但面对空荡荡的房间,孙主任又坐不住了,开始四处化缘。找政府,找相关部门,找爱心企业,找熟人,找关系。跑断腿,磨破嘴,看遍脸,受尽累。反正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年7月,御沁园社区搬进了面貌一新的办公楼。

上下两层,多平米,宽敞明亮的办公大楼,崭新的办公设施,LED大屏、会议室、大讲堂、沙发、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样样齐备。这在当时的盐湖区诸多社区里面,也是数一数二的。

02二、从没人理睬到贴心总管的升级

年社区刚成立时,孙主任带着委员们挨家挨户地走访。居民狐疑着眼睛,一脸的不信任:社区的?社区是干什么的?更有一些居民挡住门不让进,说你问我家的事干嘛?我自己家里的事还用得着你们管?

孙主任转过身对她的委员们说:不用生气,咱们只要把工作做好了,真正为他们办了实事了,他们就知道咱们是干什么的了。

年端午节,一场“关爱社区老人、端午粽子飘香”的敬老爱老活动在社区的中心广场上展开了。刚开始,老人们不了解,还以为又是什么变着花样的商业活动,忽悠老年人买东西,上当的。大家都爬在阳台上观望,不肯下来。孙主任就上门去解释,一家一家地动员。

到后来,一次一次的敬老、联欢活动,居民们尝到了甜处,老人们得到了温暖,社区才渐渐地被大家认可。年,孙主任又把第一时间志愿者协会请进了社区,为志愿者协会无偿提供办公场所,联手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工作。御沁园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达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到目前,社区开展的大小活动已70多场次,服务居民,尤其是老人余人次,并形成了每月一次的敬老爱老常态化服务。

为老年人、低收入人群和社区居民提供餐饮服务的爱心餐厅,成了御沁园社区的又一大亮点。65岁以上、没有退休工资和其他生活来源的老人,一顿饭只需要掏5元钱,就能吃上饱饱的自助餐,这在别的地方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事。

而最触动人心的一件事是,有户居民房子漏水,几次找物业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他就带着人去物业办公室闹事,把人家桌子上的东西扫了一地,杯子、花盆、烟灰缸摔得粉碎,两家闹到了派出所。

孙主任知道后,主动上门去找这户居民进行调解。这户居民粗暴地说:我就不认识你们社区干部,这是我和物业的事,用不着你们来管闲事。

面对居民的蛮横无理,孙主任没有生气。她让随同的委员和她一起从沙发上站起来,对着这个比她年龄还小的、五大三粗的男同志,弯下腰,深深地鞠了一躬,诚恳地说:“对不起,没有让你早点认识我们,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到位,是我们的错。我们向你表示歉意。”

一个小小的举动,一下子就化解了这个七尺汉子多日来窝在心里的怨忿。他赶忙一个劲地请孙主任和大家坐下,又是端茶,又是倒水。一席畅谈后,他亲自跑到物业上,为自己的行为向人道歉。在社区的协调下,他的问题也得到了满意的解决。

正说着,一位老人带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进来了。一见孙主任,就像见了自己的恩人似的,感谢的话说个没完。她拿了几张单据来给孙主任,是孩子住院的单子。孙主任说,要给她申请大病救助的。

提起这个孩子,老人就难受得说不下去了。孩子是她的外孙,女婿有了外遇,不管她们母子了。可怜的是,孩子从小患血管瘤,一次次地做手术,需要大笔的费用。家里没有多少经济来源,仅仅靠女儿在外打工。

孙主任在入户调查时接触到了这家人,了解到了这个情况。这几年一直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为他们办理了低保,为孩子联系辅导老师,找辅导班,让辅导班的人给孩子少些收费。

逢年过节和每当开学时候,都会买上节日礼品和学习、生活用品,送到他们家里。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他们,一再地叮咛他们,有啥事就给我说,我就是解决不了,咱再找人想办法。就连复印几张单据,孙主任也舍不得叫他们自己花钱,总是让老人拿到社区来复印。

03三、女儿说:你工作要紧,不用管我

问孙主任家住在哪里,任莉抢着说:在这里,就在这里。

用手指着脚底下的地:“我们都整天说她,社区是她家,她家不是家”。

任莉说,我以前是在别的社区干,觉得社区工作没啥干的,没啥活。刚过来很不适应,每天干不完的活。早上8点,下午有时候7、8点还走不了。碰上上面要来检查或者开现场会,更是没明没黑地加班。忙到十一、二点,甚至一、二点都回不了家。

我比主任年轻,我都累得受不了,主任她能不累么?去年一年,我们光接待上面的各种检查就53次,每次都得提前几天做准备,制作版面,文字图片介绍,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到。孙主任整天忙得顾不上老人、顾不上孩子,家里一古脑儿都推给了我老哥。

去年元月份,她女儿发烧咳嗽了好几天,她都没在意。后来还医院一检查,已经烧成了急性肺炎。

医院,社区这边,连着要开两个现场会。6号是市委宣传部要在社区开组织工作现场会;18号,是运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场会。御沁园作为观摩点,要接受来自全市13个县市与会代表的检阅,孙主任哪里能脱得开身。

将近一个月,孙主任忙得团团转。当现场会结束,我们大家都累得瘫在椅子上起不来了。医院里的女儿,赶紧给女儿打电话。没想到她女儿在“妈,你工作要紧,不用管我,我自己能行。”两行热泪顺着她的脸颊流下,心酸得不是滋味。女儿才15岁,却因她的工作忙,而每每都是独自一人去输液。

听到此,我们几个旁边的人都也心酸得落泪。任莉说,有一次,孙主任领着我们打扫社区卫生,正好她个朋友带着孩子来找她。那孩子一见到孙主任,就大声地说:阿姨,你咋成这样了?哎呀,你在我心目中的崇高形象,这下子全毁了。

我们逗他:你阿姨在你心目中是什么形象?

孩子扬着头说:“我阿姨以前打扮得可漂亮、可洋气啦,高跟鞋都这——么高”。

孩子夸张地比划着:“那像现在这样,跟街上打扫卫生的似的。”

孙主任有事出去了,任莉悄悄地给我们说,社区里有一对老人,八十多岁了。叔叔身体还可以,能走动;阿姨是脑血栓后遗症,半边瘫痪。儿女都不在身边,只有一个保姆。从二0一五年到现在,孙主任就一直关照着他们。每个月都上门为他们理发、议诊,时不时地去看望他们,与老人说说话,陪陪老人。

老人们感动得无法表达,那个叔叔就几次地给孙主任说:我上面认识人,我给他们说说,叫他们把你提拔提拔。

孙主任总是笑着给老人说:我整天干咱这社区工作就挺好的,我就爱和咱们老百姓打交道。再说了,我要是提拔了,谁来给你们理发呀。

于是我提议,去看看这对老人。刚进门,老人正在吃饭。阿姨坐在轮椅上,八十三了,精神还很好,但话说不太清。一见孙主任就张着个嘴,手脚急乱舞动,高兴得像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怪不得孙主任曾说,社区干部是双重角色,既当孩子又当父母。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确实难懂其意。

问她孙主任好不好,她一个劲地翘着大拇指,红着眼圈,就是说不出个“好”字来。叔叔在旁边替她说:好厉害了,好得不是一点,再好不过了。我娃娃们离得远,孙主任啥心都为我们操了。

那你还不“提拔提拔”孙主任?“提拔?”老人一楞,随即反应过来了,嘿嘿地笑着说:不提拔了,不提拔了。提拔了就没人管我们了。

04四、业主说:“行,我听社区的”

御沁园社区虽然仅有0.3平方公里,住户也只有户、余人,但居民来自河南、山东等8个省13个县市,盐湖户籍仅占总人口的18%。辖区人员结构复杂、流动人口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给社区管理带来了许多的矛盾和挑战。

为了补齐这个“短板”,孙主任和社区干部积极探索和实施了“划小单元、无缝对接”的“小单元”治理模式。将社区划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依次延伸到住户的27栋楼76个单元。形成了以社区主任为网格总长、社区干部为网格长,每栋楼和每个单元分别推选一名楼长和单元长作为网格管理人员的网格化治理模式。

通过设立网格总长、网格长、楼长、单元长,把管理职能分解到人,使日常工作的开展做到了“小事不出单元,大事不出楼,矛盾不上交,事事有人管“。最终实现了治理有序,居民满意的工作目标。

在孙主任的领导下,御沁园社区基本实现了“四有四无”。即:有专人管事、有机构办事、有制度理事、有场所议事;无违法乱纪、无打架斗殴、无邻里纠纷、无上访闹事。

年9月8日,运城市“深化网格管理,创新社区治理,推进平安建设“盐湖现场会在御沁园社区隆重召开。御沁园社区的网格管理办法,作为全市综合治理的”盐湖模式“得到了推广。

“在治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治理”是孙主任的工作准则。她把它具体为“八个精准化”:一是民生服务精准化,每月召开网格管理人员工作例会,了解社情民意民意,掌握居民诉求,研究解决社区工作的“疑难杂症”;二是安居服务精准化。定期邀请消防支队、燃气公司,向辖区居民进行了安全用暖、用气专题讲座,为平安社区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是事务服务精准化。执行首问责任制,对居民上门办理的事情和信访案件,坚持谁接待谁负责,立说立办;四是老年服务精准化。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注重发挥老年人余热;五是医疗服务精准化。坚持每月开展一次“







































盖百霖价格
盖百霖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zanz.com/gmys/39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