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到脚说健康(6-1)腠理一、何为腠理?“气之所辐辏谓之腠”,腠为阳,指孔穴,就是肌肉内松开的地方,即皮肉之间的筋膜。“血气之所循也”谓之理,理为阴,指血肉。肌肤的弹性与阳气有关,阳气足,皮肤弹性就好。腠理是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保护好腠理至关重要。二、腠理常见病1、汗症“汗为心液”、“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1)盗汗——人在睡眠中的不正常出汗。入夜,人的元气本应下藏,但当阴血不足时,没有力量收敛元气,导致盗汗。阴虚盗汗——阴虚火旺造成,与过度喝冷饮有关,应以养血为主治疗,如当归六黄汤。阳虚盗汗——阴盛格阳,阴气太盛,把阳气格在外面进不去,阳浮于外造成出汗。这种人日常比较倦怠无神、爱喝热水。治疗以扶阳法,扶住阳气,使之能够内敛,如《伤寒论》中的白通汤。(2)自汗——身体没有做任何活动,总是不停地出汗。*太阳表虚,皮表固不住汗液可导致自汗,可以桂枝汤医治。*胃火过盛,大肠火的津的功能过度,使人二便不通,导致大汗淋漓,常伴有口臭、喘气粗等症状,可用人参白虎汤医治。*“汗出如珠、如油如雨”是汗症中的重病,难救治。*头与颈部总出汗,阳虚造成,医治时以扶阳为主。说明:小孩刚入睡时出现头上甚至全身出汗的情况,不必过分紧张。因小孩表虚,入夜十一点后,阳气生发,汗就会逐渐消退,只要孩子后半夜不出汗,就不算病,是正常生理发育的一个过程。*有的人喝酒吃肉就出汗,属于胃热且精不深藏,肾经收敛功能不够强,神明无法内敛,气易往外散。不需医治,不算病症。(3)“汗下吐”三法——中医治疗常用的方法汗法——通过出汗、发汗的方式把体内的寒邪攻出去。如感冒初起,以麻黄汤发汗。下法——让病人泻的方法来治愈疾病。吐法——让病人呕吐的方法来治愈疾病。如有些人湿气太重且出现头痛,气往上壅,恶心难受,采用此法将难消化的食物吐出,达到治病目的。使用汗法的注意事项:*《伤寒论》中特别指出,咽喉干燥者不能使用此法。因三阴经走咽喉,咽喉干说明体内真精不足,使用汗法会伤害身体。*淋家不可发汗。即小便出现问题的人,如小便如膏状,反复上厕所又尿量少的人,属于肺虚,阳气收敛不住,一旦发汗,可能尿血、便血。*亡血家不可发汗。失血的人不可发汗,否则会出现寒栗、摇动、浑身打冷战的症状,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4)出汗与四季养生中医养生不主张在体育锻炼时出过多的汗。春天,人冬天储存的肾经开始慢慢宣发,疏泄一下即可,可“广步于庭”,不能太过迅速,不可出大汗。夏天,一定要出汗,是人的一种自保。空调使用过多,腠理得不到宣泄,是身体疏泄功能受到创伤,引发疾病。任何疾病都是先泄后补,“泄”是“通”的意思。只有夏天人体毛孔打开,好好宣泄后,秋天营养物质才能补进去,冬天才能藏精。冬至是很重要的节气,相当于十二时辰的子时,一阳初生。人夏天不出汗,没开泄好,秋天补不进去,则可能导致秋天肃降之时咳嗽等一系列病症,体内精不足,在冬至万事万物该生发之时,体内无精生发,故此时得重病的人多。2、皮肤病(1)皮肤瘙痒与疮疡*《黄帝内经?素问》——“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阳症之初起必疼,阴症之初起必痒”凡红肿的,能长出来的东西都为“疮”,属于实症、阳症,变现为“疼”;凡憋在里面长不出来,使人痒得难受的为“痒”,属于阴症,变现为“痒”,需要不断通过按、摁、挠来缓解。*如何避免长疮疡?《黄帝内经》认为人长疮疡的原因:为“汗出见湿”或“劳汗当风”,即身体出汗没及时擦干,被风吹着,刚打开的毛孔瞬间闭合,体内垃圾无法正常排泄出去,憋在肌肤腠理之中,长出痤疮。人的脸和后背为阳,易出汗,又怕寒风,易长痘和疮疡。出现疮疡大多为湿气被郁的象。与饮食也有关。“鱼生火、肉生痰”,体内邪气不容易疏泄出来,产生内热,身体上就爱长疮疡。避免长疮疡,要注意两点:a.合理使用空调。温度在27、28度即可,多跟自然接触,让空气流通等。b.饮食保持清淡。多食五谷杂粮、多吃应季食品、饮食适量。(2)斑疹——因免疫力低下而得的病。生活中的陋习,如长时间地焦虑、处于空调房中、暴饮暴食、过食冷饮等,对脾胃克伐过度,造成胃寒,最终引发斑疹。A.外感类斑疹病因:大多为邪气浮于中焦、脾(主肌肉)胃(主血),脾胃有病,则血肉得不到濡养,皮肤上就会有反应。症状:除斑疹外,一定会出现口臭、气粗、口气重,身体发热、疼痛,两便不利,喜喝冷饮等症状。治疗:桂枝汤、升麻葛根汤。B.内伤类斑疹(比较难治,久治不愈的多属于内伤类)病因:a.暴饮暴食与长期使用空调是罪魁祸首。特别指出,“饮”指经常喝酒、喝饮料,尤其是喝冷饮的行为。寒邪逐渐下行,过饮冷饮会伤害到肺,肺气则损伤到脾胃,脾胃的受伤会伤到肉。冷饮对脾胃的消伐过度会导致内伤类皮肤病。所以,做家长的一定限制孩子饮用冷饮。b.纵欲过度是另一个因素。“欲不可早”,纵欲过度,损伤真阳元气,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伤。古代人甚至不鼓励年轻人多吃肉,因为肉补精血,会引发性欲。c.焦躁、多虑也会引发内伤类斑疹。d.乱吃药也会导致内伤类斑疹。有些过度滋阴的药会彻底地消伐元阳。服药必须准确,服药不准,不如不服。(3)青春痘青春痘都长着脸部和额头,都长在胃经上,内白外红,是“热包寒”的象,是机体想方设法将寒邪赶出,胃火升腾上来就会在脸部形成的青春痘。避免胃寒就是避免青春痘的一个诀窍。病因:*过食冷饮、暴饮暴食。*郁闷。青春期性情不稳,容易躁动,各方面不够成熟,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向“天地君亲师”不断地学习而成长。*阳气足也是导致青春痘的一个原因。要彻底治愈,该用助胃火的药,破除胃寒后,痘痘就消失了。用阴寒性的药也可治疗,彻底地压制了胃火,导致胃寒加重,且痘痘容易反复。(4)银屑病(牛皮癣,医治难度大,被称为“二号癌症”)病因——元气虚弱(不能主皮毛),关系到肺(肺虚也不能主皮毛)、脾、肾三条阴经,皮毛得不到滋润,就会得银屑病。(5)带状疱疹有的人会在春天或季节转换时得此病,又称“缠腰龙”,也有的长在头部,非常疼。可通过注意饮食结构、保持饮食清淡,并控制情绪等方式加以注意。病因——寒湿邪气被真阳驱赶外泛于皮肤的表现,也是一种人的自保反应。说明人经脉不通、但元气尚足。仅有神经痛无疱疹——说明真阳无力将寒湿驱赶至皮外;可服白通汤。出现红疹或水泡——说明真阳可以将寒湿驱赶至皮外;应服三五剂麻黄附子细辛汤。一般患者发病前数天会有轻度发热、疲乏等症状。(6)水肿病——阳气虚造成“气为血之帅”,一定要让气先动起来,以气带动血运行。拍打心包经,阴经主静,不容易动,阳经本来就主动,所以通过拍打阴经来带动阳经。(7)过敏症*肾精亏损,引起肺气不足,肺肾两虚,寒邪过重,造成过敏。花粉过敏的真正原因是肺虚和元气虚。*脾胃虚弱不能化湿邪,肺不能主皮毛,湿气外泄,引起皮肤过敏。这种病人稍做运动就会导致哮喘。三、腠理养生1、腠理的四季养生:每天有四季,一年有四季,一生有四季。春天慢慢生发,避免穿紧身衣,头发不要束起来扎得很紧。春天最好进行比较舒缓的运动,慢走或慢跑。夏天,遵循“夏长”的道理,皮肤要做到充分的开泄,要出汗。可做快跑运动。秋天,人该收敛,夏天开泄,通途都打开了,秋天营养物质就该收敛进来了。冬天应该闭藏。从养生角度,冬天闭藏时连澡都要少洗,以免皮肤过分开泄,但现在条件好了,天天洗澡,皮肤毛窍天天开着,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2、腠理养生的日常注意事项(1)不可以过度地生气和焦虑,否则影响人的气机,间接影响肺气,造成皮肤紧张,引起疾病。(2)饮食方面,注意五味吃全。能够把身体养好,同时皮肤光泽有弹性。咸能滋骨,酸能滋筋,辛能滋气,苦能滋血,甘能滋肉。五脏、五味、五体对应关系表五脏:肺、肝、肾、心、脾五味:辛辣、酸、咸、苦、甘五体:皮毛、筋、骨、脉、肌肉五味所对应的食物表苦:苦瓜、茶叶、杏仁、百合、白果、桃仁甘:茄子、番茄(?)、萝卜、丝瓜、洋葱、菠菜、土豆、南瓜、芋头、扁豆、豌豆、胡萝卜、白菜、芹菜、冬瓜、黄瓜、黑大豆、绿豆、赤小豆、黄豆、蚕豆酸:番茄、马齿苋、赤豆、桔子、橄榄、杏、枇杷、桃、山楂、石榴、荔枝、葡萄辛:葱、姜、蒜、香芹、辣椒、花椒、茴香咸:苋菜、紫菜、海带、海参、螃蟹(3)遵照十二时辰养生法养生,生活起居要有规律。特别是子时、午时等这几个重要的时辰,比如少阳生、阴气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