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脂溢性皮炎,很难治疗吗

第期

中医学一点,健康多一点

全文共计字

阅读需要4分钟

导读:头部脂溢性皮炎,听着不是很大的病,但是发起病来“它自己害怕”。在生活中会发现有些人头皮总是那么的不干净,甚至已经到了“不可描述”的程度。其实不是他们不治,可能是治了也没好。今天的就让笔者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笔者

刘觉芳江医院

笔者运用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内容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19~40岁。

头部皮疹为略呈黄色的红斑或粉斑,大小不边界明显,边缘不整齐,包括鳞屑型和痂皮型。

鱗屑型皮疹呈斑片状,表面有油腻性鳞屑,梳头时有大量鳞屑脱落;

痂皮型皮疹为表面油腻性鳞屑厚积,结成痂皮,搔破后糜烂渗液,一般病程缓慢。

治疗方法

中药外洗方:苦参、王不留行、明矾、苍耳子、金银花、野菊花、蛇床子、地肤子、地榆、石菖蒲各30g。每日1剂,水煎外洗。连续用15日观察疗效,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禁烟、酒类。

治疗结果

以头皮不痒、光洁无脱屑、无渗液3个月为治愈。60例中,治愈57例,症状明显减轻者3例。

体会

头部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皮炎,系皮脂分泌过多所致。发病原因多为嗜食辛辣油腻,脾胃积热上蒸,复受外邪,日久化燥;或为剧烈运动后,头部汗出,肌热当风,风邪侵入毛孔,郁久化燥所致。

自拟方中,苦参、王不留行、明矾燥湿祛湿收敛;地榆、石菖浦、苍耳子凉血散结祛风;金银花、野菊花清热解毒蛇床子、地肤子祛风止痒。诸药合用,使邪热得清湿毒得除,故而疗效颇佳。

脂溢性皮炎,其实在中医书籍中早就有记录,属于白屑风。《中医外科正宗》:“白屑风多发生于头、面、耳、项、发中,初起微痒,久则渐生白屑,叠叠飞起、脱而又生,此皆起于热体当风,风热所化。”

脂溢性皮炎最常见的是风热血燥和肠胃湿热两种类型。

风热血燥:多发于头面部,主要表现为淡红色斑片,干燥、脱屑、瘙痒、毛发干枯掉发,还伴有口干口渴,便秘等症状。为干型脂溢性皮炎,即案例中鱗屑型皮疹。

肠胃湿热:为潮红斑片,有油腻性痂屑,甚至有糜烂渗出液,伴有口苦、口粘、脘腹痞满、小便短赤等症状。为湿性脂溢性皮炎,即案例中痂皮型皮疹。

笔者今天给出的方药虽然是用于头部脂溢性皮炎,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功效,故也可用在其它部位的脂溢性皮炎。

除了案例中的方法治疗脂溢性皮炎外,《外科正宗》中还有一个外用方药,用来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玉肌散。

玉肌散

方药:绿豆粉g,滑石、白芷、白附子各6g。

方法:将上述中药研末备用。每晚临睡前洗完脸,取30g粉末(一勺的量),用少许清水或蛋清调匀成糊状,敷于面部20~30分钟。

注:玉肌散在使用前,要在手背或者耳后等皮肤做试敏,看是否会出现瘙痒、红肿、皮疹等过敏现象,以避免脸部过敏现象发生。

方中绿豆粉具有清热解毒、润肤白面的作用;配以滑石清热利湿、爽滑疏利,可利毛腠之窍,润滑肌肤;白芷可去“肺经风热,头面皮肤风痹瘙痒”,《本草纲目》谓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做面脂。”,与白附子搭配可以去斑点;白附子除了可以和白芷搭配使用外,还有祛风除湿,畅通经络,解毒散结的作用。所以对于面部脂溢性皮炎和斑点的都可以用肌散。

往期回顾

跟张锡纯学,你也会用山药啦

不可小看的中医外敷法

奴屏时代,电眼养成记

其实你不了解感冒

柴胡,三种剂量,三种功效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首选
青海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zanz.com/gmys/2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