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越来越卷了,曾经“蔚小理”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被打破,以哪吒、领跑等二三线新势力品牌后来居上。年9月份,哪吒汽车的交付量为台,同比净增%,实现连续27个月同比增长。年1-9月,哪吒汽车交付台,同比增长%。继续蝉联造车新势力销量排行的第一名。
9月销量第二名是之前因理想ONE突然退市陷入争议的理想,从今年6月份的第三名滑落至7月份的第四名,再从7月份的第四名,滑落至8月份的第六名,然后在9月份又重回第二名,年9月份,理想汽车的交付量为辆,同比增长62.5%。其中智能旗舰SUV理想L9,在首个完整月交付辆。号称万元内最好SUV的理想L9确实实力不俗,走量车型理想L8也将于11月开始交付。
第三名则是持续发力的零跑汽车,月销量稳定在万辆左右。年9月份,零跑汽车的交付量为辆,同比增长达到了.23%,环比下滑11.8%。排在造车新势力排行的第三名。
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分别是蔚来汽车,问界,以及小鹏汽车。从年9月的销量来看,此前长期占榜的“蔚小理”格局已被打破,哪吒汽车基本进入平稳期。进入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梯队虽然理想挤进前三,但是小鹏和蔚来的排位依旧不够理想。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蔚小理的格局是如何被打破的。
8月29日,港交所文件显示,零跑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9月18日,零跑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金公司、花旗、建银国际。
9月20日,零跑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香港IPO全球发售的股份数目为1.31亿股,每股最高发售价62港元(约合55.3元人民币),预计于年9月29日在联交所开始买卖,交易代码。至此,零跑汽车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四个赴港上市的公司。零跑汽车赴港IPO,是销量给了它底气。
今年上半年,位于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哪吒、零跑汽车开始发力,从造车新势力中突围。今年3月,零跑以月销售辆的成绩超过蔚来,占据新势力造车排行榜的第四名。4月,随着上海疫情的到来,主攻一线城市的“蔚小理”供应链深受考验。
相比“蔚小理”们动辄20万元以上的定价,异军突起的零跑和哪吒,他们的走量车型就亲民很多,定位都在10万元这个级别,而市场对于低端车型的需求,明显高于高端车型。并且相对于高端车型,低端车型的利润并不高。
尽管销量持续大幅提升,但至年期间,零跑汽车净亏损持续扩大,三年间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9.01亿、11.00亿和28.46亿元人民币。相应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8.10亿、9.35亿和26.29亿元人民币。以年4.3万辆的销量计算,零跑汽车每卖一辆车亏损达到6万元。
哪吒汽车也面临同样处境。数据显示,年,哪吒汽车净亏损13.21亿元;年,净亏损29.08亿元,两年累计亏损达42.29亿元。按照年累计辆的销量计算,哪吒汽车平均每辆车的收入为8.2万元,平均每卖出一辆车就亏损约4.2万元。
低价策略的确吸引了一批消费者购买,但在销量还未形成规模之前,车企不得不承担巨额成本带来的压力。零跑汽车招股书显示,至年期间,该公司毛利率分别为-95.7%、-50.6%和-44.3%。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车型布局到更高价位的市场,提高单车利润就非常重要了。年10月,零跑交付一款新车型C11,这是一款智能电动SUV,起步价在17.9万元,根据配置的不同,价格最高达20多万元。从年第一季度的成绩来看,随着车辆总体售价的提升,成本被进一步稀释。年第一季度,尽管零跑仍然处于净亏损中,但毛利率亏损降低到26.6%。
在招股书中,零跑明确将15万至30万元区间的新能源车市场作为自己的主战场,并将于9月28日推出售价18万至27万元的智能纯电动车C01。未来,零跑在已推出四款纯电动车型之外,计划以每年1至3款车型的速度于年底前推出7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型。
与零跑和哪吒不同,蔚来和理想上市之初就给了自家汽车更高的定位。3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月销售榜单上,理想和蔚来是其中的常客。在高端SUV这个分类中,理想ONE曾多次占据榜单的前五。而从今年4月开始,蔚来ET7就一直出现在高端轿车榜单中。可见,在传统高端汽车品牌之外,蔚来和理想抢先塑造高端品牌形象策略相对成功。
但随着新冠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以及传统燃油车豪华品牌进军新能源领域,只走高端之路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得先机的。蔚来目前已经在中高端市场布局了SUV车型ES8以及轿车车型ET7,并且开始尝试发布一些略微低端的车型ET5等,作为蔚来有史以来最便宜的入门级新车,ET5补贴前起售价32.8万元,电池租用方案补贴前起售价更是下探至25.8万元。
为了不影响蔚来品牌的高端形象,蔚来开始尝试通过子品牌来下探市场。公开新闻显示,合肥市经开区与蔚来就NeoPark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整车二期和关键核心零部件配套项目签署合作协议。项目占地亩,根据协议将导入蔚来集团旗下全新中高端品牌智能电动汽车产品等,计划年建成投产。目前,新品牌核心团队搭建完成,首批产品已经进入关键研发阶段。
该项目占地亩,根据协议将导入蔚来集团旗下全新子品牌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等,计划年建成投产。在年蔚来汽车Q2财报电话会上,蔚来创始人、CEO李斌曾表示过,蔚来进入大众化市场的动作将会提速,定位更低的全新子品牌即将推出。
蔚来子品牌的项目代号为ALPS(阿尔卑斯),车型售价在15万元到30万元之间。目前,子品牌研发中心在上海漕河泾,已经有相关人员陆陆续续办公一年。后期子品牌或在合肥再建立一个研发中心。
与蔚来相比,小鹏的问题就比较大了。据官方数据,小鹏汽车的销量已经从7月的14辆,逐月下降到9月辆。而比小鹏销量下滑更快的是股价,相较年初,小鹏汽车的股价已经跌去80%,市值蒸发超两千亿元。
目前小鹏的走量车型是年4月份上市的小鹏P7,小鹏P7定位在20万元级。虽然至今仍保持着每年一小改款的更新节奏,它的外观一直都没有太多变化,不过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并不过时。它扁平圆润的前脸以及贯穿式的灯带设计甚至在年的今天依旧被许多车型所借鉴。
能在这么长一段时间扛起小鹏销量的大旗,小鹏P7自身的品质并不差。但年以来有三款定位和小鹏P7相似的车型上市,它们分别是长安深蓝SL03、比亚迪海豹以及蔚来ET5,这其中只有蔚来ET5因为定位的问题起售价超过了30万元,深蓝SL03和比亚迪海豹的起售价分别为18.39万元和20.98万元,比小鹏P7的23.99万元要便宜不少。
比小鹏P7定位低一级的小鹏P5原本应该接棒P7成为新的走量车型。小鹏P5发布时有P7珠玉在前,消费者对于P5的期待很高。在去年开启预售的时候,仅用了53小时订单就破万辆,成为当时小鹏汽车预订最火爆的车型,凭借着“首款激光雷达量产车型”的标签,风头一度盖过了小鹏P7,但小鹏P5开启交付之后,市场表现一直未能达到预期。
今年1-9月份,小鹏P5累计销量仅为辆。通过小鹏P5的销量走势可以发现,小鹏P5单月销量长期在2-3千辆徘徊,即便是最巅峰的月份销量也不过才0多辆。反观小鹏P7,在1-9月份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5万辆,巅峰时期单月销量一度逼近1万辆。
当时小鹏P5上市前最大的噱头就是NGP3.5,号称搭载激光雷达,可以实现在城市内的导航辅助驾驶。但是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只有P、P、P三款车型,而绝大多数购买小鹏P5的用户都是选择的E和E车型。
其次P5的售价过高,起售价19.39万元,与定位更高的小鹏P7拉不开差距。而同为紧凑型纯电动轿车的比亚迪秦PLUSEV和广汽埃安AionS在打拼15万元市场,小鹏P5并没有明显优势。
价格下探不行,那么推出更高端的车型赚取更高端的利润率行不行?9月21日,小鹏汽车发布首款起售价超过30万的车型小鹏G9,其搭载了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芯片、V电压平台等多项重磅技术。何小鹏还自信的表示,“G9是50万以内最好SUV,将接棒保时捷成标杆,明年销量超过奥迪Q5。”但在小鹏G9发布后,就被吐槽高价低配、产品配置冗杂。
或许是小鹏G9首销不利,近日有媒体曝光,何小鹏连续多天主持了公司管理层会议,并在10月21日晚间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全面组织架构调整。鹏G9上市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此次组织架构调整的导火索。繁杂的产品配置、脱离用户需求的产品规划以及高价低配的策略令小鹏G9受到了业内外的大量批评,而何小鹏希望通过本次调整,全面改善此前过于中心化的组织效率。
简单来说,小鹏对自家产品缺乏产品力认知,对产品的定位失败,加之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不足,才走上了如今的下滑之路,如果不能及时做出调整,掉队只是时间问题。
总的来说,二线新势力造车品牌销量能够异军突起离不开对自身定位的把握,在整体新势力品牌盈利能力都有问题的情况下,及时把握低端市场抢占销量,也不是一种失败的选择。但也有隐忧,如果不能及时布局更高等级的市场,实现盈利就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对于原来的“蔚小理”三家来说,首先是要稳住高端市场的基本盘,再考虑下探市场,要及时对自己的产品做合理的定位,才能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