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2月10日讯(记者张晓楠)今天上午,青岛市家庭服务业现场观摩暨工作推进会在即墨区召开。据悉,推进会分析研判了当前青岛市养老托育领域面临的形势,盘点一年来全市家庭服务行业工作情况,同时对获得省、市级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市级品牌机构、诚信机构和服务明星进行表彰。会议期间还现场观摩了即墨区龙泉街道维普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青岛市即墨区维普职业培训学校。
据了解,本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15部委联合印发《深化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三年实施方案(—年)》文件精神,推进青岛市家庭服务业职业化、规范化和诚信化建设。推进会分析研判了当前青岛市养老托育领域面临的形势,盘点一年来全市家庭服务行业工作情况,梳理了存在的短板弱项,并就下一步工作做了统筹部署,同时对获得省、市级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市级品牌机构、诚信机构和服务明星进行表彰。会议期间还现场观摩了即墨区龙泉街道维普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青岛市即墨区维普职业培训学校。
记者从推进会上获悉,青岛市作为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国家32个试点城市之一,家庭服务业发展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青岛市将家庭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9大重点发展业态之一进行规划,在人员培训、标准化建设、政策落实、平台建设、典型培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性工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家政服务业“青岛模式”。
政策加持,真金白银有投入
构建起促进青岛市家庭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启动了二轮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惠民政策,出台了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从业人员岗位补贴、稳定就业岗位奖励补贴和商业综合保险补贴政策相关政策。协调市财政安排了家政服务业专项资金,确保政策落到实处。今年,青岛市家政服务业各类补贴发放.61万元,与年同期相比增长.56%。
培训蓄力,能力提升有保障
组织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对上岗从业人员进行全面轮训。成立青岛市家政服务业培训就业联盟,按照市场导向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鼓励社会力量引进优质特色培训机构,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大高端家政人才的培养。实施职业化、规范化“两化”建设,编纂出台了具有青岛特色的10大服务规范和合同示范文本。
平台赋能,抱团发展有舞台
推行线上+线下相融合发展模式。线下,建成总面积逾万平方米的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广场,为家庭服务机构提供免费办公场所和培训基地,形成了行业发展聚集效应。线上,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创新“互联网+家政服务”新模式,建成应用青岛市家庭服务云平台,推广“一人一码”“一企一码”,构建起全流程闭环式评价机制。
典型引路,因地制宜有特色
统筹协调指导各区市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如:市南区强化特色化发展,构建起以养老护理、医院护理为代表的技能型护理市场。创新推出了“1+N+2”人才政策,将家政服务发展与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深度融合。市北区注重平台建设,升级打造万平米的山东省唯一一家家政服务行业省级就业创业示范园区,入驻企业60余家。加强东西部劳务对接,在疫情期间,人社部门采取“点对点”“家到岗”等暖心行动,助力企业员工返青。即墨区突出典型引领,培育青岛即墨维普职业培训学校等一批省、市级优秀家政服务业企业。
下一步,青岛市家庭服务业将围绕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规范员工制企业用工、强化财税金融支持、改善从业环境、健全体检服务体系、推动家庭进社区、健全家庭信用体系、开展家庭兴农、推进服务标准化、发挥示范规范作用等重点领域,增加家庭服务有效供给,激发家庭行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