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换季为什么易过敏?
换季期间,温度忽高忽低,湿度越来越小,天气渐渐变得干燥,低温的舒适又会使得我们无意间放松了防晒和皮肤护理,本身皮肤屏障就比较脆弱的人群在这样的情况下,外界随意的一些小变化都会引起身体的刺激性反应,并调动免疫系统对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进行无差别攻击。当然,换季过敏也不是毫无办法可言,这里有一些防治过敏小tips,有易过敏历史的朋友可以收藏下来试一试:不要化妆,不要用太多护肤品过敏期间,我们的皮肤会特别脆弱,不管是多温和的护肤品都有可能刺激到皮肤,所以其实并不建议大家花太多精力去挑选所谓“敏感期可用”的护肤品,化妆品更要远离。要注意忌口换季期间环境变化复杂,身体机能又比较脆弱,一旦出现多种过敏原碰撞的情况,过敏反应也就很容易发生了,因此在换季期间,应尽量以清淡、滋养的饮食为主,远离易过敏食物总是没错的~出门应注意皮肤保护不要被秋高气爽的舒适气候欺骗到,其实秋天的紫外线一点不比夏天少,并且少了云层的遮挡折射,直达地表和人体皮肤的UVA只多不少,并且秋季干燥的风很容易催化过敏症状。因此,过敏人群在出门时,建议可以多使用传统的物理防晒方式保护好自己裸露的皮肤,尤其是脸部,可以选择佩戴纯棉柔软的口罩,同时随身携带遮阳伞,挡太阳的同时也隔开秋风和灰尘。过敏性鼻炎与感冒有啥区别?
普通感冒: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伴有发热、头疼、全身酸痛等症状,病程6~7天痊愈。多在秋冬和季节交替时,以鼻塞为主,打喷嚏为2到3个,一般不超4个,鼻涕开始为清水样,逐渐变成黏脓性。过敏性鼻炎:对某种物质过敏所致,临床表现很像“感冒”,但没有先驱症状和全身表现,病程较长。打喷嚏多为4个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个,流鼻涕多为清水样,不随时间改变,且没有全身低热乏力等表现。常伴有鼻痒、眼睛痒等。引起的过敏原有哪些?
常见过敏原有两大类:吸入性过敏原和食入性过敏原。1其中,吸入性过敏原常见有尘螨、霉菌、花粉(草)、动物毛屑、烟草、蟑螂等居家昆虫排泄物、装修材料及粘合剂、空气污染(汽车尾气、化学气体)等。其中,前四者较为常见。2食入性过敏原(即我们平时的食物或药品)常见有动物奶、鸡蛋、海鲜、鱼肉类、大豆、花生、坚果、小麦、蜂蜜、某些瓜果蔬菜等。秋风起,防治鼻炎正当时
中医认为慢性鼻炎属于“鼻渊”范畴。由外感风邪或内热滞肺,使肺气不宣所致,此外它还与脾肾之气虚损、肝胆之气郁结有关。治宜温经通窍、补益脾肾。灸法剌激相应穴位,可调补肺、脾、肾三脏,宣肺清热、清肝利胆,促进鼻部血液循环,改善鼻部的各种不适症状。
建议灸方:
用“感冒灸”贴敷于大椎穴,伴咳嗽较重者贴敷身柱穴,每12小时1贴。
感冒灸由自动发热体和热熔药膏组成,其主要药物成份有:防风、细辛、白芷、川芎、苍耳子、荆芥等。
文章部分内容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