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后,气候由潮湿闷热变得干燥,气温也明显下降,空气中的水分减少,空气中散布的细菌孢子和花粉等致敏物质大量释放出来,许多女性常会发生脸部秋季过敏性皮炎现象,会出现全身皮肤奇痒、起疹块和鳞屑、脱皮,面部红白不一、斑驳陆离等秋季过敏性皮炎症状。
秋季过敏性皮炎发病机理有外因和内因之分:
01
外因
饮食、吸入物、气候、接触过敏物因素等。其中海鲜、蛋白质,辛辣食品、酒、吸入花粉、尘螨、寒冷天气、肥皂、洗涤剂等是最常见的诱因。
02
内因
机体免疫能下,也就是中医里所说的正气不足。
中药治疗
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素质不强,耐受性差,所以应注重调和营卫,卫强则风邪无由而入,营血安和则风邪自祛。临床常用桂枝汤。《医方考》评注曰:“桂枝味辛甘,辛则能解肌,甘则能实表,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故用之以治风;然恐其走泄阴气,故用芍药之酸以收之;佐以甘草、生姜、大枣,此发表而兼和里之意。”部分过敏性皮炎常常伴随低热,是外邪侵袭,尚未入里,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所致,宜以小柴胡汤调和表里阴阳。方中柴胡与黄苓,一解在表之邪,一清在里之热,和解表里。因药物过敏引起的药物疹,一般症状表现较重,常见皮疹呈红灼热,剥脱肿痛,遍布周身,需清热解毒、通腑凉血,以防风通圣丸加减。方中防风、荆芥、麻黄、薄荷,使热邪由表透出;同时大黄、芒硝、梔子、滑石,使热邪由下而出,达到双解表里的目的。其他如大黄黄连泻心汤、三黄汤等,亦是治疗实热火毒之常用方。针灸治疗
针刺主要以疏风清热,润燥止痒为治法,选穴主要有:风门,风市,膈俞,曲池,血海,神门;风门、风市为疏风止痒的要穴;血海、膈俞可养血活血,祛风润燥,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皮肤针,取局部穴位、肺俞、膈俞、血海等。皮肤针叩刺,少量出血,局部瘙痒部位重叩。
耳针,取肺、肝、神门、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毫针刺法,或埋针法、压丸法。
穴位注射,取膈俞、风市、足三里、血海等。每次选2-3穴,使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注射。
日常护理法
医院皮肤科陈洪主任说除了药物治疗,日常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
做好皮肤日常护理;
恰当地使用化妆品和必要的皮肤护理,可以增强皮肤对致敏原的抵抗力;
小心护理皮肤;
持充足的睡眠和必不可少的运动锻炼,并保持心情舒畅。温馨提示
活动内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