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电动车领域迎来密集投资六股上车行情

欧洲电动车领域迎来密集投资电动化趋势望再提速

据媒体报道,目前,欧洲正在采取前所未有的举措淘汰传统燃油汽车,并大举增加对电动汽车的投资力度。在欧盟限制+激励政策的大背景下,欧洲已经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在政策的加码及企业重磅投资的推动下,欧洲电动化进程望再次加速,国内相关供应商望迎来机遇。有分析师表示,若要满足欧盟的环保汽车目标,将需要多达GWh的电池电芯,这意味着欧盟电池产能将至少扩大到现今的10倍。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龙头领跑全球化起点线

宁德时代

研究机构:国信证券分析师:梁超,王蔚祺,居嘉骁,何俊艺撰写日期:-11-23

中国龙头打造动力电池王国:1)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以主业为中心综合布局锂电材料、储能系统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提供一流解决方案;2)团队脱胎于ATL,技术背景雄厚,-年三次股权激励强化团队凝聚力;3)持续高水平研发投入,在材料体系和结构工艺上创新升级;4)公司形成总部+四大研发中心+五大生产基地的全球化综合布局,目前规划产能接近GW,即将迎来产能投放高峰期;5)供应链管控能力强,打造从原材料到动力电池回收的产业链闭环;6)坚持大客户战略,基本完成行业“跑马圈地”。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潜在空间巨大: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距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以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规划目标差距巨大。伴随国内财政补贴政策退坡趋缓,特斯拉、大众引领的爆款车型拉动需求,以及存量出租车、公交车替换和B端采购预期加强,国内市场将迎来高速增长期;海外市场欧洲各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边际向好、欧洲主流车企陆续公布电动化大战略,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及车型改善,预计未来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有望实现36%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速;与此同时,电化学储能市场也迎来高增长阶段。

无惧行业竞争加剧,国内龙头地位稳固:市占率方面,根据GGII的统计公司年前三季度实现动力电池装机18.3GWh,市场份额达到47.6%,位列行业第一;产品性能方面,公司位于国内一流水平,可配套绝大部分主流车企,供应关系稳定;成本方面,公司得益于“高能量密度体系+供应链管控+设备投资成本下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对标海外动力电池企业:公司在供应链布局、产能规划及客户体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超额分享锂电全球化红利。

盈利预测及估值:考虑到行业排产恢复情况良好以及新车型逐步上市,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年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速10/39/34%,归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4.3/72.8/95.1亿元,同比增速19/34/31%;每股收益2.33/3.12/4.08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81/62x。鉴于公司是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且年步入产能持续扩张期,未来有望受益于锂电全球化趋势,我们认为公司目前估值具有合理性,维持“增持”评级。

德方纳米:业绩底部即将反转,毛利率逐步修复

德方纳米769

研究机构:华安证券分析师:陈晓,滕飞撰写日期:-10-29

三季度业绩。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75亿,同比减少22.35%;归母净利-0.11亿;经营性现金流0.61亿,同比减少59.16%。其中年Q3营收2.18亿,同比减少22.70%,环比增长9.73%;归母净利-0.04亿,环比减亏;经营性现金流0.28亿,同比减少48.39%,环比增长76.36%。

磷酸铁锂价格下跌拖累净利,产能利用率提升助力毛利率修复。

预计公司Q3出货量0.7-0.8万吨,基本满产满销;但由于磷酸铁锂价格Q3仍在下跌导致营收同比减少,环比增长有限,归母净利仍然小幅亏损,但相较Q2减亏0.15亿。产能利用率提升降低生产成本,Q3毛利率为9.18%,环比增长6.36pct,毛利率修复逻辑逐步兑现。Q3期间费用率18.72%,环比减少0.09pct,基本稳定。

磷酸铁锂价格企稳,公司产能扩张成本下降将迎来利润收获期。

当前磷酸铁锂价格已经跌至行业成本线附近,原材料碳酸锂供给收缩需求回暖下有触底回升趋势,成本支撑下预计磷酸铁锂价格后续企稳。公司目前磷酸铁锂产能3万吨,基本满产满销,在建3.5万吨,规划4万吨;在建及规划产能位于曲靖新基地,具备区位和低电价优势,成本将进一步下降。随着磷酸铁锂价格企稳,公司产能释放成本下降,营收将大幅增长,迎来利润收获期。

投资建议。

参考Q3磷酸铁锂价格下跌的情况,我们小幅下调-22年盈利预测为0.08/1.10/2.19亿,EPS为0.10/1.41/2.81元,对应21/22的PE分别为77/39,考虑到磷酸铁锂行业的高增长和公司的强竞争力,以及业绩底部即将反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下降、产能释放进度及行业发展低于预期。

澳洋顺昌:业绩超预期,锂电业务持续高景气

澳洋顺昌

研究机构:川财证券分析师:黄博,张天楠撰写日期:-11-05

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单季度净利润创近三年新高公司三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47.41%,环比增长68.51%,单季度净利润为年至今的新高。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17.85%,较二季度环比提升3.74个百分点,三季度净利率8.93%,较二季度环比提升2.71个百分点。

电动工具市场火爆,积极扩产满足市场需求公司锂电池业务的重心持续向小型动力电池转移,巩固公司现有细分行业优势,成效显著。上半年,新冠疫情对公司锂电业务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导致上半年产销水平略低于预期。但下游电动工具市场火热、需求旺盛,公司在手订单饱满、国际大厂的订单持续爬坡,产能建设有序推进,10月公司锂电池工厂第四条生产线基本完成设备安装,新产能投放以满足订单需求,公司业绩有望快速上行。

股权转让落地,管理层收购、员工持股尘埃落定今年7月,公司原控股股东澳洋集团拟将其所持公司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以3.95元/股的价格转让给绿伟有限,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绿伟有限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澳洋顺昌表决权比例将达到22.16%,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陈锴正式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8月26日,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完成,以大宗交易的方式买入公司股票.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4%,成交均价为4.45元/股。管理层收购和员工持股计划落地,有助于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17、52.87、56.87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50、4.52、5.35亿元;EPS分别为0.25、0.46、0.54元/股,对应当前PE分别为25、

14、1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LED行业持续低迷;锂电订单不及预期;存货跌价等。

特锐德:疫情致短期业绩承压,反转趋势已现

特锐德001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分析师:笪佳敏撰写日期:-08-31

事件:公司公布年半年报,H1实现营收26.46亿,YOY+11.08%;归母净利润0.12亿,YOY-85.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1亿,YOY-.27%。分季度看,20Q2实现营收18.60亿,YOY+42.0%,环比+.6%。业绩符合预期,疫情之后营收大幅增长。

点评:疫情致充电业务业绩承压,反转趋势于Q2已确立。子公司特来电是国内充电桩运营行业龙头,年充电量21亿度,市占率达29%。Q1受到疫情影响,公司2、3月充电量下滑较大。Q2迅速恢复环比接近翻倍,报告期充电量为10.2亿度,YOY+16.1%。充电业务实现营收6.5亿元,YOY-1.9%。毛利率由19H1的28.7%下降至7.1%。主要由于充电桩业务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较重,而疫情影响下导致Q1充电桩使用率低下。随着出行需求的不断恢复,政策对于新基建的不断支持,充电桩使用率上行给公司带来较高的业绩弹性。公司有望继续保持充电运营市场市占率第一的龙头地位。

传统电气设备业务技术领先,持续开拓海内外项目。公司在智能箱变设备业务上深耕多年,报告期内公司电气设备智能制造业务实现营收20.0亿元,YOY+17.0%。毛利率下降4.23pct至24.6%。公司大力拓展新能源发电领域,拿下大唐、华电、华能、国家能源等风电升压站项目订单。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海外继续突破,5月先后中标瑞士ABB俄罗斯项目和科特迪瓦电网变电站项目,金额合计达2.17亿元。

特来电引进战投,彰显进取和决心。报告期公司向子公司特来电增资不超过13.5亿元,增资方实力雄厚,增资认购款将用于特来电的运营和发展。此次增资有效缓解特来电的资金紧张,增强了特来电的资金实力,也显示公司深耕充电运营市场的决心。充电龙头有望持续领先。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作为箱变设备+充电运营行业双龙头,充电运营业务反转趋势已现。我们预计公司-年EPS为0.34、0.52、0.78元,对应PE为62.48、40.18、26.9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车销量不及预期,储能项目拓展不及预期。

联创光电:传统军工业务持续发展,高温超导和激光业务前景广阔

联创光电

研究机构:万联证券分析师:夏清莹撰写日期:-11-06

传统军工业务持续发展:作为一家军工底蕴深厚的上市公司,联创光电整合升级与发展壮大了众多军工业务,包括“江西联创特种微电子有限公司”与“北方联创通信有限公司”,在军用半导体分立器件、通信设备等方面均有布局,承担着国家重点工程和武器装备配套电子元器件的科研生产任务,涉及航天航空、兵器等多个领域。除了传统的光电业务拥有大量军工订单外,公司全面转型、产业化落地的激光和高温超导两大新业务在军工领域也均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高温超导业务可以有效提升军工材料比如钛、钛合金、军用铝型材等的材料性能,解决我国军事装备材料方面的散热不均匀、材料性能不一致的行业痛点,助力我国军工金属材料品质整体提升。而激光业务中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则应用于激光雷达、激光模拟以及深海光通信等。

布局高温超导,市场空间广阔:公司与江西省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江西超导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研发和生产。年7月,由公司组织研制的兆瓦级超导磁体感应加热装置和该装置用的大口径高温超导磁体研发成功。高温超导应用范围广,需求前景广阔,公司正积极推进高温超导产业化项目落地,进一步向更多领域发展。

联合中物院布局激光业务,赋予公司转型发展新动能:公司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九院十所)达成战略合作,成立激光技术产业化运营公司中久光电,并发起中久激光产业项目。以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封装、光纤耦合模组、激光制造光源、激光显示光源等为发展方向,将广泛服务于工业、军工、医疗、安防、通信等众多领域。未来,激光业务将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59亿元、4.28亿元、5.2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8元、0.97元、1.19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41.83倍、25.31倍、20.4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传统业务下滑、激光业务不及预期、高温超导业务不及预期。

国电南瑞:拥抱电网转型,巨轮扬帆起航

国电南瑞

研究机构:东吴证券分析师:曾朵红撰写日期:-11-23

展望“十四五”,电网面临着什么?目前国内坚强智能电网逐步成型,电网供电能力与可靠性均大幅提升,但未来10年仍临挑战:1)新能源高比例渗透、带来电源侧大幅波动的特征;2)新兴负荷增长,随机冲击性负荷大规模接入;3)电力电子设备大幅提升。针对这些矛盾,我们认为“十四五”电网发展的重要落点或体现在网架建设(特高压、区域电网)、要素发展(源网荷储协同互动)、能源互联网、突破技术瓶颈(核心器件、大数据、5G)等方面。

国电南瑞是国网新战略的核心支撑。国网年发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新战略,计划年“初步建成”、年“全面建成”。而国电南瑞是国网新战略的核心支撑单位,电网自动化、电网信通、柔直特高压等业务板块均服务于国网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聚焦前沿:信通排头兵、IGBT产业化推进、特高压长期方向确定。“十四五”南瑞规划千亿合同额目标,其中前沿业务贡献增量:1)信通方面,国网能源互联网方向确定,而南瑞作为国网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核心单位,全面参与基础研发、重点项目的建设和设备供应,且在电网信通领域格局稳固、平均市占率2-4成,有望受益信通高景气增长;2)核心器件方面,南瑞IGBT项目不断推进,V/VIGBT已经在相关产品上开始试点,今年预计有小批量订单落地、明年开始产生收入,预计中长期贡献30-50亿收入;3)特高压方面,“十四五”期间直流项目持续性强,涵盖至少5条特直项目、多条跨国直流联网项目待建,长期空间确定。

巩固主业:电网自动化细分业务迎景气周期,继保稳健。其中:1)新一代调度系统开始迭代,南瑞有望延续垄断地位;2)电网的新挑战使得安全稳压系统要求提升,南瑞有望复制调度的主导优势;3)用电侧智能电表等产品是电力物联网的基础设施,物联表开始迭代、充电桩建设快速推进;4)配网、变电、继保等传统优势领域预计稳健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53.34亿/62.86亿/74.33亿元,EPS分别为1.15/1.36/1.61元,同比分别增长22.8%/17.8%/18.3%。国电南瑞是国网能源互联网新战略的核心支撑单位,信通业务高速成长、特高压项目延续性强,同时电网自动化业务周期向上,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给予公司目标价32.6元,对应年24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电网投资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fuguomine.com/gmsy/1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