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同志,您的精神在河南教育系统传承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160501/4842705.html
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57周年

如果你是一滴水

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线阳光

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颗粮食

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这是雷锋曾在日记里给自己提的三个问题,他的人生坎坷而平凡,7岁时父母双亡无人照顾,受尽了旧社会的万般折磨,风餐露宿、伶仃无依。这个“苦命娃”,终于遇到了命中的那缕“火苗”。

他是出生在旧社会的“庚伢子”和千千万万受剥削受压迫的劳动人民一样,在旧社会里,我家也受尽了旧制度的折磨和凌辱……解放了,我才脱出苦海见青天!——雷锋日记

年12月18日

雷锋出生在湖南长沙县

乳名“庚伢子”

在旧社会里

这户贫苦的农民家庭受尽地主压迫

家人先后惨死

不满七岁的他独自挣扎存活

解放后,乡政府保送孤儿雷锋免费读书

不用再乞讨、流浪

他如饥似渴学习着文化

也将这份恩情铭记在心底

用此后的每一天

和满腔的热诚去报答

他是新中国的一颗“螺丝钉”还应该多做一些日常的、细小的、平凡的工作,少说漂亮话。——《雷锋日记》

为了支持国家建设

成年后的雷锋从湖南到鞍钢当工人

又到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

20岁,响应祖国号召

雷锋参加了人民解放军

无论在哪个位置

他都奉献了全部的热情

在自己的岗位上

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凡做一事,必忠一事

雷锋个子矮小

却把吊车开得最好

他文化程度不高

却把出名的“油老虎”

改造成节油标兵车

在刺骨的风雪天里

雷锋主动要求保养车辆

手和铁质机件粘在一起

伸进汽油里针扎一样的疼

他野外苦战八个多小时

终于保证了车辆能够随时开动

正是这些平凡而具体的工作实践

串起了雷锋闪光的短暂一生

他是可敬可爱的“傻子”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自己辛苦点,多帮人民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雷锋日记》

天暖了

连队里发放夏衣,每人两套

发到雷锋的时候,他却只肯要一套

要求把省下来的交给国家

他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

搪瓷脸盆、漱口杯几乎掉光了搪瓷

也舍不得买新的

有同志不解地问:

“雷锋呀,你就一个人,

没家没业的,干吗这样苦熬自己?”

他回答说:

“谁说我没家没业?

我们祖国大家庭有六亿多人口呢。”

火车上

雷锋为老大娘让座

打扫车厢、给旅客们倒开水

在刺骨的北风里

摘下自己的手套

送给陌生的老太太

人们都说他傻

他却在日记里说

“我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

他向上的人生姿态

实践着勤勉学习,乐观有为

他向善的价值追求

阐述着爱国、奉献、无私、正义

今天,我们这样学雷锋

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今年这个纪念日太过特别。尽管疫情防控形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但战“疫”未止。与病毒贴身肉搏的医护人员、投身战“疫”前线的党员干部、自觉居家隔离的广大民众——每个人都在用各自的方式为防控疫情努力着。

雷锋同志曾在手稿中写道:“毛主席的教导告诉了我,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从关心群众做起。”正在经历疫情考验的广大党员干部,想必对这句话有着更深刻的感悟。

党员干部原本也是普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是家庭的一份子。但当人性中的良知与共产党员的使命同频共振;当一颗为民的拳拳初心遇到“民生之多艰”,一种为国为民而自我奉献的意识便悄然生长。若不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群众的身体健康,若不是为了亿万百姓的生命安全,我们很难理解那些义无反顾的逆行、夜以继日的奋战,以及不惧生死的勇气。

尽管在疫情面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因失职被问责惩处。但更多党员干部,仍坚持奋斗在战“疫”一线,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不计得失,不求回报。正是这些党员干部的挺身而出、英勇奋斗,给了广大民众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也凝聚起守望相助的社会合力。

战“疫”曙光初现,但越是吃劲时越不可懈怠。“心中装着人民,不获全胜不收兵”,这应是每一位党员的坚定承诺,也是我们对雷锋同志最好的纪念。

雷锋,就是他们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石砌起来的,我们何不做这一砖一石呢?——《雷锋日记》

今天

雷锋精神

依旧激励着

新时代的中国人

影响一批批年轻人

他们是80后、90后甚至00后

一批河南教育人践行雷锋精神冲在抗“疫”一线他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用实际行动

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河南第十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名队员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楼前广场集结,参加出征仪式,启程奔赴武汉。

河南省民权县第一初中驻村第一书记王德恩(右二),生前在疫情防控岗位上。1月29日,前往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刻,定格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路途中。

在热火朝天的河南“小汤山”医院建设工地现场,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在校大学生朱顺超,正和工友们一起运送建筑材料。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学生郝莺歌一直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这个22岁的医学院校实习生经历了最快速的成长,现主要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核酸提取工作。

河南检察职业学院检察系学生卢家豪、武子森、韩钦丞,在疫情发生后,了解到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饮食不规律时,他们深受感动,想用实际行动为前线医务人员出一份力、献一份爱心,他们送蔬菜、水果表达对一线医务人员的感谢。

23岁的黄河交通学院大四学生张梦龙,在老家自费进行无人机作业消杀,守护乡亲故土,有时忙得中午只吃一碗泡面,到目前为止已经飞遍了赵庄村、板桥王村等十几个村庄,作业面积达多亩。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学生陈浩,第一时间辗转多公里,及时将价值30万元的0个口罩、个护目镜和6吨消毒液运回淮滨县,有效解决了该县疫情防控工作急需的物资供应问题。

作为河南医院首个主动请战的护士,郭亚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坚定的意志写下了字字千钧的“请战书”,与其他13名医护人员共同组成河南省焦作市第一批支援武汉应对疫情医疗队奔赴武汉,在战疫第一线砥柱中流。

信阳农林学院食品学院教师邬全喜,自愿加入了10多人的后勤保障团,负责一线防疫人员和交通管理人员的伙食。志愿者每天根据订餐人数的不等做中午饭和晚饭,基本每天要做份左右,两荤一素一汤一份米饭。

河南警察学院治安系级学警高云飞(右一),在春节期间与同为警察的父母一同坚守在战“疫”一线。从战“疫”打响到现在,这一家三口没有同时出现在家里过。他们一家就是千千万万基层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奋勇战“疫”的缩影。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教师麦陆南疫情前和其他5名老师一起带领学生赴校企合作单位武汉联想实习。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企业停工,学生主要活动区域在宿舍,麦陆南变成了一个学生身体安全的保护者。

年仅18岁的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级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程俊娇,因为是服装设计专业,她熟练掌握了缝纫机生产技术,自愿到防护服生产厂,参与到支援前线的防护用品生产的队伍中。在工厂加班加点是她的常态。

今天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让我们牢记周总理的嘱托

让我们践行雷锋同志的精神

与疫情赛跑

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审核

陈凯责编

赵浩男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综合自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报、人民网、青年湖南等。(声明:“河南省教育厅”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fuguomine.com/ffgm/9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