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面瘫”的高发季节,医院针灸康复科三病区主任、主任中医师秦敏表示,面瘫,中医又称“口眼歪斜”,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变。
面瘫起病突然,春秋多见,常有受寒史。起初,在面部尚未有异常之前,患者常有一侧耳内、耳后出现疼痛,大约疼痛1天后,疼痛侧面部出现板滞、麻木;逐渐发展到口角下垂,不自觉流口水,无力咀嚼;眼不能闭合,流泪,症状逐渐加重,1-2周后开始逐渐缓解。
一般来说,老年人面瘫多是由面部神经微循环障碍、过度疲劳、心理压力过大等诱因引起的。其中,超过五分之一的老年患者发病前几天有过度疲劳史,而且还有老年患者发病前患侧头部受到过冷风、冷水等刺激。当人体的抵抗力处在最低点时,遇冷后面神经的血管发生了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而引发了面瘫。另外,还有一些老年时期的疾病,如中风或者偏瘫等都会成为面瘫的导火索。飞针疗法解决“面子问题”一旦出现面瘫,就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秦敏表示,临床上,老年人面瘫有几种治疗方法:
1.早期运用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
2.配合理疗仪器进行理疗,比如中低频电疗、热疗等。
3.中医治疗,如口服中药汤剂和针灸等治疗。其中,岭南飞针疗法治疗面瘫,可针对面瘫患者的不同发病时期、发病过程和病因,作出相应的针灸方案。这也是整体观念中的因人施治,以达扶正祛邪的目的。经过一定疗程的飞针治疗后,患者应适当休息,面部要持续保暖,不能用冷水洗脸;外出时可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同时保持口腔清洁,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食,忌食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比如慢跑、做养生体操(如八段锦、五禽戏等)。
做“脸保健操”激活表情肌
康复训练中,面部肌群训练是帮助老年人面瘫患者恢复的舒适方法。那么,老年人该如何做好“脸保健操”?
一、放松按摩
1.从眉弓处向头顶发际处推拉,或缓慢地揉搓,每日5-10次。
2.先闭眼,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在上、下眼睑上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睑放松。
二、表情肌保健训练在训练时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适应度选择下述的训练方法,每日2-3次,每个动作10-20次。具体方法如下:
1.抬眉训练:每次10-20次,每天5次左右。
2.闭眼训练: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每天5次左右(注: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可用指腹沿眶下缘轻轻按摩,再用力闭眼10次)。
3.耸鼻训练:每次10-20次,每天5次左右。
4.示齿(张嘴露齿)训练:每次10-20次,每天5次左右。
5.努嘴训练:每次10-20次,每天5次左右。
6.鼓腮训练:每次10-20次,每天5次左右。
来源:长寿养生报
“有道生活”是由大庆新闻传媒集团主办,“有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