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冬季进入春季,气温上升,很多女生的脸部肌肤都会感到不适,刺痒难耐、脱皮、痘痘,甚至比冬天还要干燥。切记这些“春敏”症状不一定是真的过敏,而是因为肌肤未能及时适应换季带来的环境压力,还在“过冬”。别担心,小编来为你支招,轻松攻克“春敏”难关。
什么是“春敏”?
很多女性在冬天向春天转换的过程中出现非常集中的皮肤反应,发红、起疹子、干燥,有的刺痒,姑且称之为“春敏”现象。
不少女生在描述这种现象时,都说“唉呀,我过敏了!”。但经询问详细情况,例如:近期是否有更换过什么护肤品、接触过什么致敏源时,发现并没有什么异常。而追溯其护肤习惯,了解在其它季节的皮肤状况后才发现真正的原因所在:
多数人其实并不是过敏,而是皮肤屏障功能未能及时适应季节转换带来的环境压力所致,简单地说:春天已经来了,但皮肤还在过冬,因此产生种种不适症状。真正的过敏本来也是少数人的少数情况。
皮肤变化与环境压力
人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但反应总有一个滞后期。已经确认,皮肤分泌的油脂(皮脂)与细胞间质(尤其是神经酰胺)共同组成了皮肤的化学屏障。当它们减少时,皮肤屏障将会减弱。
在冬季,随着气温降低,皮脂分泌显著减少,包括神经酰胺在内的表皮层脂类成分著减少,其中一种类型叫作神经酰胺亚油酸酯显著减少,这让皮肤的屏障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对外界防护能力较弱。
春季什么变化会直接影响皮肤?
阳光辐射强度(尤其是紫外线和红外线)在两周内会上升50%左右,对于皮肤的刺激和伤害大增;
气温上升,有时又突然降低,剧烈波动。热时使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水分流失速度加快;剧冷时机体为了维持供血和体温,血管也会代偿性扩张,血管的渗透性增强(免疫细胞更加活跃);
防护不够:脱去了防护性好的冬装,也象冬季一样没有打伞或戴帽子(但是紫外线水平已经上升到冬季的2倍左右,或者夏季的1/2);
细菌及其它生物开始活跃,植物开花,空气中潜在的致敏因素如花粉、动植物粉尘增多,而此时皮肤屏障功能又比较弱,免疫系统活跃,皮肤过敏率也会升高。
区别与防止过敏
过敏与敏感是两回事。后天性的敏感主要是因为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导致的,而过敏则是免疫系统参与的变态反应。
虽然两者症状表面上类似,但发生的机制完全不同。因此,当出现春敏时,请首先检讨你的护肤方法,看看皮肤是不是本身因为不当护肤而导致了损伤,处于薄、透、红、敏的状况,比如洗个脸都会觉得刺痛,洗完后疼痛消失,就属于皮肤脆弱而造成的“单纯性刺激”,并不是过敏。只要停止这些刺激、损伤性的方法,简化护肤并注意保护,很容易得到缓解,但完全修复需要3个月甚至一年,当皮肤修复完成后,耐受性升高,季节变化就不会再造成春敏。
如果你本身皮肤状态健康、完好,也不是过敏性体质或者很少有过敏史,则要考虑是否为过敏。
处理过敏最重要的方法是根据可疑因素排查致敏源并避免再次接触,一般消除致敏源后,症状会在较短时间内自动消失。当然,长时间的持续过敏状态也会使皮肤受到损伤,最后变成敏感性肌肤。
过敏或敏感之后的应急措施
无论是过敏还是敏感,都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①停用可疑化妆品、刺激性的方法、产品;
②避免刺激,如冷热酸碱风摩擦日光,避免过度清洁;
③使用洋甘菊纯露、仙人掌、甘草、马齿苋、绿豆等提取成分舒缓镇定,必要时求助医生,使用抗炎药物。
④待症状消失一两个月后,用该产品做测试,区分到底是过敏还是单纯性刺激,以避免今后再次接触。
若是过敏,注意避免致敏产品,不要相信“排毒”之类的说法,也不要觉得心疼钱而坚持用完。
若是敏感,则要使用成分简单的修复类产品,加强日常护理,让皮肤逐步恢复正常。
来源:中国气象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