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竞争最激烈的一年,同时也是最“卷”的时刻。蔚来、小鹏、比亚迪等车企均调低了车型售价,新车直接定出“超低价”,在服务上更是直击用户内心。首款车型上市仅一年时间的深蓝汽车,以“后起之秀”的姿态加入这一赛道。6月30日,在深蓝品牌战略发布会上,深蓝汽车全新的品牌定位、愿景使命、价值、战略规划等正式公布。根据战略规划,深蓝汽车将通过打造“超级增程”、“深蓝智能”加速推进电动平权、智能平权,致力于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汽车新时代的成果与红利,用实际行动定义“不一样的深蓝”价值。当天,深蓝S7在南京启动大规模交付,各地用户将正式提取这一热度极高的车型。
01
电动平权和智能平权
深蓝汽车引领全场景智慧出行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走高,今年1-5月达到了30%左右,而在南方城市这一比例更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越高,意味着汽车新四化已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让用户从尝鲜者向普及大众转变成为许多车企的新目标。不久前,国家三部门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减免和优化的具体政策,在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助推下,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加速发展到冲高的阶段。
深蓝汽车对于新能源汽车用户仍普遍存在着因为里程、补能、气候等因素而导致的各种场景下的出行焦虑,有着自己的应对之道,尤其是着手把智能化打造为更加亲民、向更多公众普及,带来更实用的使用体验。深蓝汽车董事长王孝飞对此表示:“深蓝汽车将以每年不低于10%的研发投入,持续打造技术尖点,推动电动平权和智能平权,让所有人都能够共享汽车新时代的成果与红利。”
02
深蓝超级增程
终结新能源汽车三大焦虑
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当下,几大“技术派”之争从未停顿,蔚来、小鹏等纯电路线,比亚迪、长城走纯电加混动路线,理想当前则走的增程路线。这些技术谁更先进其实并不需要明确的答案,消费者是通过满足自己的需求来投票,一直被认为“技术落后”的理想则凭借“大空间、大彩电、大沙发”成为香饽饽,月销量比蔚来和小鹏加起来还多。深蓝汽车则给用户带来纯电、增程、氢电三种动力解决方案,其中增程由“原力电动和不起火电池”组成的超级增程系统构成,解决用户的里程、补能和安全三大焦虑。
刚刚市的深蓝S7为用户带来了纯电续航高达KM(CLTC)、综合续航高达1KM(CLTC)的续航,可以长途用油,短途用电,无论用油还是用电都能带来纯电驱动的愉悦出行享受。为更好地应对北方市场和低温环境,深蓝自研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零下30℃车辆动力性提升50%,充电时间缩短15%,是现阶段行业低温域更优的解决方案。
理想ONE搭载的三缸发动机噪音和震动被不少消费者吐槽,目前新车型使用的四缸发动机也未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只因两款发动机都是采购或收购实现,“新势力”们和老牌车企差距巨大。依托长安汽车强大的实力,深蓝超级增程采用纯电驱动架构,通过啸叫的变频主动控制、智能电量平衡控制、增程系统主动振动抑制等技术,深蓝超级增程车辆行进间启动车内噪音突变小于1.3dB,几乎全域无感。深蓝不起火电池打造超级增程的安全堡垒,基于iBC数字电池管家,通过2类数字预控管理技术群及7类数字温控管理技术群,实现了24小时电池全方位监控,10毫秒极速报警。
03
深蓝科技
决胜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下半场
汽车早已不仅是交通工具的属性,正向向“第三生活空间”进化,那么智能驾驶则是下半场的重中之重。不过,当下智能驾驶是一个系统工程,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深蓝将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合作创新等方式,打造“深蓝智能”。深蓝汽车将自研ADAS基础平台,主要聚焦城市堵车、车库泊车两大高频场景,短期以APA6.0、城区加强IACC等辅助驾驶功能为主,中长期以高阶智驾打开生态价值,实现高速NOA、记忆泊车、自动泊车等。
深蓝不仅在推动高阶智驾的平价普及化,同时还打造了深蓝数字进化体。在电子电器架构方面,带来“即插即用、万物互联”的超高体验;智能座舱方面,借助3D引擎、AR/VR虚拟现实等技术,联动5D音效座舱,打造趣味畅玩的沉浸式交互体验;深度应用可成长的AI神经网络算法模型,提供拥有智慧云脑的虚拟助手,为用户带来智慧成长式陪伴;在软件生态方面,实现车机接口标准化开源,创建开源社区,打通互联设备,接入互联网生态,与智能穿戴、智能家居、互联网共创共享软件生态。
04
厚积薄发
中国车市迎来“深蓝速度”
年,深蓝汽车首款战略车型深蓝SL03上市即热销,已实现近6万辆交付。6月25日上市的首款SUV车型深蓝S7,市场也十分看好。上市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深蓝S7便开启了大规模交付,深蓝速度和效率显现无遗。根据规划,深蓝汽车将深耕6款产品系列,以每年2款以上新产品的节奏,共计推出12款以上全新及改款车型。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长安汽车将会全方位全力支持深蓝发展壮大,持续优化深蓝汽车体制机制,充分授权,使深蓝汽车经营更加灵活,服务更加高效;将长安汽车强大的体系能力、研发能力赋能深蓝,全方位推动深蓝汽车持续超越;共享科技与管理创新成果,打造对用户更有价值的差异化体验和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