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七十年,沧海桑田一念间。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新中国历史的纪元。70年时光荏苒,我国的经济实力、社会面貌、社会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无数奋斗的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结果。
在杰瑞,也有一群这样的奋斗者和同心人。他们以精湛的专业实力引领行业的创新发展,他们用真诚和用心感动着客户,他们用自己的敬业和奉献精神筑起杰瑞“裂变式”发展的阶梯。从第一台固井橇装设备,到第一辆智能控制固井设备、大国重器-阿波罗型涡轮压裂车、中国首座页岩气液化工厂、大容量智能连续油管设备、世界首套电驱压裂成套装备……一个个接连而来的成绩让我国的油气开发利用装备不再受制于人的同时,又填补了国内和国际油气领域一项又一项的空白。
为向他们致敬,杰瑞集团推出“奋斗新时代”主题内容,将为您展现杰瑞不同“战线”、不同岗位杰瑞人的奋斗故事。
今天我们展示的是“烟台工匠”张树林,他从一名普通毕业应届生,成长为大泵液力端制造工艺技术奠基人、高压管汇产品的研发带头人,被誉为“扑身‘重器’研发最前沿”烟台工匠。让我们一起了解他背后的故事。
初入职场一腔热血迎碰壁
年毕业于烟台大学的张树林,凭借优异的成绩成功应聘进入一家国企加工企业。进入公司后,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车间实习工作,新员工培养内容相对宽泛,过程中没有太多的指导与督促,实习状态可以说是随心而欲。张工没有选择就此“混”日子,而是不断接触生产设备:从最开始的了解设备工作原理、参数,到主动要求亲自操作设备,直至全面掌握车、铣等各大设备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成为了车间抢手的“香饽饽”,凡是张工所到的岗位,师傅就可以放心地交给他顶岗。
一年实习结束后进入部门,接手的设计工作少之又少,张工借此宽裕时间主动研究机械制图相关标准、学习公司产品,扎实的基础技能逐渐脱颖而出。第三年独立负责首个产品的设计工作,在他满心欢喜、加班加点并且放弃周末休息时间,通过努力完成了设计交给当时公司的管理者审核时,与他信心满满和激动心情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一句管理者轻描淡写“不着急,先放着吧”的回应。
虽然国企工作安稳、工作节奏相对轻松,是大家口中所说的“铁饭碗”,但是经过了努力付出却得到轻视对待的经历,张工开始重新思考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设计梦想。
加盟杰瑞用实力证明自己
年,张工开始寻找新的发展平台,成功应聘多家企业,杰瑞也是其中一家发出offer的公司。当时杰瑞给予的薪酬与原来的国企相比毫无优势,且又有买房成家的经济压力,犹豫再三,张工还是选择了杰瑞,回忆当时的选择,他说是被杰瑞具备优秀职业素养的面试官及对公司未来美好发展的描述所打动,一个能干事、干实事的发展平台正是他所期待的,年10月他加盟杰瑞。
年,正值公司柱塞泵产品开发重要阶段,他发挥前期积累的熟知各大生产设备和工艺知识优势,参与产品外协加工指导工作。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筹建了自己的机械加工车间,张工开始勇挑重担,带领设计团队和车间师傅彻夜研究加工技术、刀具、加工参数,先后攻克了高硬度、高强度材料的加工技术。
年,研发新款柱塞泵液力端时,面临高难度螺纹加工,液力端有10个高难度螺纹,如有一个加工失败,价值数十万的液力端将报废。螺纹加工属于高精度、大螺距,偏梯形螺纹,切削量大,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对材料、加工工艺、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苛刻。为了尽快解决难题,掌握第一手验证数据,张工主动要求上夜班,晚上跟踪指导生产、反复探究改进。夜班下班后,他还坚持整理资料,研究改进方向,精神一直是紧绷状态,日复一日的通宵达旦,全程跟踪测试。
经过近半年的时间,终于实现了工艺突破。回首攻坚过程,张工说“第一台液力端螺纹加工时,随着设备运转,我的心也跟着颤动,当10个螺纹全部顺利加工完,兴奋地去抱设备。回想之前的痛苦煎熬都是我现在的骄傲,这次的经历也带给了我敢于面对各种工艺难题的自信。”
永远向前永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
年,因为国外高压管汇交货期长、价格高已不能满足集团发展战略需要,公司决定自主研发制造,历经两年多的努力,突破缓慢。基于订单需求,公司向集团立下军令状“在年年底完成系列管汇产品研发并实现批量生产”。公司经过慎重评估,决定将张工由工艺工程师调至机械工程师,并担任该项目负责人。因为热爱研发,所以张工欣然接受挑战,但是令张工意想不到的是该产品开发难度远高于自己的预期。
详细设计前,为了清楚掌握各大品牌高压管汇产品的优劣势,获得最全面、准确的数据,张工带领项目团队一起策划对进口产品开展测绘工作。张工对于测绘工作策划细致、严格、全面,严谨程度可以从其最基本的要求看出,测绘时要求大家精确到0.01毫米,张工说单个尺寸是独立的,唯有以全局性思维依据行业标准整体研究,才有可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类似于这种对细节的“锱铢必较”,给设计团队传递着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其严格要求之下帮助大家快速成长。
在进行详细设计时,张工坚持必须研究明白产品的工作原理、尺寸设定的依据以及对生产的工艺影响。活动弯头的滚道设计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项目组夜以继日地加班研究,连续近一个月的努力都没有取得突破。最终通过反复研究,完成方案设计并一次性试验成功。与张工聊到这段经历时,他深有感触“杰瑞倡导‘永远向前,永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的企业精神,每次觉得压力大的时候,就想想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在爬坡,再难我们也没有想过半途放弃。”
设计完成后,管汇项目组又陆续完成爆破试验、型式试验,试验数据超越行业标准及国内外竞争对手产品的性能指标,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型式试验的产品。正所谓因为专注成就了员工的专业,因为品质缔造了杰瑞管汇的经典。
潜心钻研,10年时间实现技术领跑
年,客户反馈某旋塞阀在现场出现低压泄露的问题。在接到反馈后经过初步分析,发现这个问题属于行业难题,世界各大品牌都无法实现低压密封。行业难题没有阻挡张工追求品质第一的匠心热情,为获取更多的数据,张工与项目组成员一起到车间,对一个一个产品进行拆解、测绘尺寸、分析数据,形成了大量的数据积累,找到了我司产品与国外产品尺寸上的差异;收集并解读国内外上百份的书籍、标准和专利等,为问题的解决寻求大量的理论支持;与团队成员的交流碰撞,先后形成6个解决方案,逐一进行对比验证测试;全程参与装配、弧片研磨、测试、拆检等问题解决过程,经过30多次常规测试和极限测试,终于突破性的解决了旋塞阀全压力段密封问题,最终找到了新的理论,彻底解决了旋塞阀低压泄露的行业难题,实现了从跟跑式向领跑式的转变。
10年潜心钻研,实现技术领跑,当采访张工“您在研发道路上不断取得突破,请问您有什么捷径或心得给大家分享”时,张工笑了笑,他说“根本没有捷径,如果要说就是持之以恒的勤奋。就如我刚来杰瑞时,考虑做技术不懂设备,就像是走路瘸一条腿,为了积累设备相关知识,我每天吃完午饭利用午休时间就去车间了解设备工作原理,一直到把每一个设备的参数都烂记于心。在我看来,只有保持对梦想的追求、对工作的热情、对瓶颈的坚韧、对知识的好学,大胆尝试、不断挑战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年,烟台市首次启动“烟台工匠”评选活动,经过各大企业推选、组委会认真审核材料、广泛征求意见、反复对比遴选,从近百位候选人中,通过最终评审,选出10位“烟台工匠”,其中杰瑞石油装备集团张树林荣膺榜首,被誉为“扑身‘重器’研发最前沿”的工匠。